大黿直接被周浪翻了個四腳朝天,眾人看得哭笑不得。
這麼神奇罕見的生物,在周浪手裡變得異常憋屈。
“你們可不要同情這傢伙,它的力氣大著呢,不翻過來很麻煩。剛才有人說這東西叫霸下或者贔屓,可不是沒有原因的......”
贔屓形似龜,力大無窮,善馱重物,多用以馱負碑礎。
夏國各地的石碑底座,往往用霸下做底座。
傳說燕京之地為玄龜之背,在其上建城穩固不受地龍翻身之害,當年拆除燕京舊城牆時,在東便門和西便門的城牆下各發現半個贔屓,因此有贔屓馱著燕京城之說。
古人說它善負重,絕對是有現實依據的。
現代有人做過實驗。
在一隻體重六十斤的黿身上,壓塊重約三百斤的大石條,石上再加六名壯漢,而這隻黿依然不費力地向江心爬去。
也就是說六十斤的大黿,負重千斤依然行動無憂。
剛剛抓上來的這隻,體重遠遠超過了六十斤。
別看剛才抓它上來輕鬆,實際上這隻大黿非常的重,初步估計這隻大黿的體重已經超過了兩百斤。
也就是周浪的力量,才能在水裡把它按住,並且抓上岸。
換做普通人,兩百斤石頭在水裡給他搬也搬不動。
據說歷史上最重的大黿體重能夠達到三百斤,不過那都是一個多世紀以前的事了。
近代以來,別說三百斤的黿,幾斤的都快沒有了。
“......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在水裡跑出那麼遠嗎?是被它拖出去的!”
周浪這一說,眾人終於明白為什麼選這傢伙駝石碑了。
“浪哥都拖的動,絕對的大力士!”
“二百斤的黿,這肯定成精了!浪哥讓它跟我們打個招呼吧。”
“這個估計比滾滾還稀有......”
“浪哥家真的神了,連這種生物都有!”
“你廢話!這麼大的黿,我估計全世界也就這一隻了,舉世無雙啊!”有位叫一個使用者名稱的觀眾發言道。
很多人查了下大黿的資料,十分明白這種生物多麼的珍惜,完全處於滅絕的邊緣。
這個體型的,大概全世界也就這麼一隻而已。
周浪看了糾正道:“這位一個使用者名稱同學可想錯了,跟這個差不多的黿,我知道的至少還有一隻。”
“還有一隻?!”
“不可能!”
“浪哥你怎麼知道的?”
眾人一聽都驚了,紛紛表示懷疑。
有一隻就已經很不可思議了,周浪又是怎麼知道還有一隻。
“騙你們做什麼,另外一隻也在這湖裡,它們是一對,咬壞我好多地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