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有人說出了魚竿的名字,卻是再也無需忍耐,當下便給眾人講起這竹子的歷史。
要知道古代人可沒有今天的各種複合材料魚竿,大多數是竹子做的,長時間的積累和研究之下,也漸漸理清了各種竹子做魚竿的好壞。
古代不少文人除了寒窗苦讀,閒來無事也研究些旁門左道消遣娛樂,各種筆記,誌異之類的不少。
其中有一本《若虛雜記》,就是專門講竹子的,具體年代和作者都已經不可考。
若虛雜記裡面記錄了各種竹子的習性用途,很多都已經滅絕。
其中有一章專門講魚竿,就有提到一種神奇的竹子,長得就跟周浪這根竹竿一模一樣,可以一竹成竿,是製作魚竿的至高聖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夏國人以炎黃為祖,尚紅尚黃,又以龍為圖騰,而這黃玉炎龍竹,通體明黃如玉,赤紋纏繞如龍,竟然把這三樣給佔全了。
這竹子歷來就十分稀少,各個朝代皇帝都視若珍寶,將其稱為皇玉炎龍,屬於得之得天命,現之是祥瑞的專有品。
最後一次有具體記載現世,要追溯到大唐時期,往後不見蹤跡。
若虛雜記在介紹末尾只寫了八個字:
黃玉炎龍,力拔千鈞!
現代學者關於這種竹子到底是否真實存在都有很大爭議,有些人以為這只是夏國人一種美好的想像。
鄭前進卻很早知道黃玉炎龍真的存在過,至少以前存在過。
他喜歡玩竹竿,以前又是位高權重,曾經親自去倭國一位傳承有序的和竿大師家中做客,見到過黃玉炎龍。
那是半截燒焦的殘竿。
據那位大師說,這是祖上當遣唐使的時候,大唐天子送給他祖宗帶回倭國的。
實際上黃玉炎龍從來都不允許出國,是他祖宗想盡辦法偷偷弄了一根,準備帶回倭國種植,最後沒有成活,只好做成魚竿在家裡供著。
後來又遭了一場大火,拼死才搶出來半截殘竿,當成傳家寶流傳到了現代。
他當時看到那半截殘竿,就已經無比激動。
沒想到今天竟然在這小山溝裡跟傳說中的黃玉炎龍不期而遇,鄭前進完全是不能自己,跟眾人滔滔不絕說起了這竹竿的來歷。
所有人都聽得一愣一愣的,再看向那根小竹子的眼神可跟前面完全不一樣了。
讚歎,痴迷,驚愕,貪婪,渴望......
黃玉炎龍...皇玉炎龍!
眼前這根神奇的魚竿,就是一個釣魚愛好者畢生的頂點!
然而全世界如此獨一無二的珍品——竟然在一個鄉下小子的手裡!
這不應該啊~
喜歡我真的只想種田請大家收藏:()我真的只想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