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年幼無知,難道你們也無知嗎?”呂偉智回頭撇了一眼在場的文武百官,怒道:
“二皇子叛國,現在已經逃到了楚國,相信不久後,楚國便會出兵攻打我漢國。”
“這時候,你們還想放,關押在天牢的幾名,二皇子一黨的官員,難道就不怕他們與二皇子那叛賊裡應外合嗎?”
此話一出,金鑾殿內嘈雜忿然。
“二皇子叛國?竟然還逃到了楚國?難道他想向楚國借兵攻打漢國?”
“如果二皇子真的逃到了楚國,那關押在天牢,二皇子一黨的幾名御林軍將領,就決不能放,萬一他們與二皇子勾結,那後果將不敢設想。”
“陛下。”
以呂偉智為首,群臣齊跪道:“臣等,懇請陛下,立即下旨,處死關押在天牢的亂臣賊子。”
李逍遙不經意瞄了一眼劉國棟,見他神情凝重的跪在地上附和。
猜想,他應該是不知道二皇子,已經逃到了楚國。
而呂偉智與呂太后,明知二皇子會逃往楚國,並且早也預料到了楚國會對漢國出兵,他們為何還要故意放走二皇子?
李逍遙有些疑惑。
難道是他們早已篤定,無論二皇子登基與否,楚國都會派兵攻打漢國?
故而特意放任二皇子逃到楚國,讓他們加快對漢國的進攻節奏?
難道呂太后,對於楚國攻打漢國的戰事,早已有了應對的良策?
坐在龍椅上李逍遙,挪了一些位置,往前靠了靠,俯看著呂偉智道:“若楚國派兵協助二皇子攻打漢國,不知呂尚書可有應對良策?”
“陛下,楚國覬覦我漢國之野心已昭然若揭,太后娘娘聖明。”
“早已派遣使臣與趙國達成協議,只要楚國敢出兵攻打漢國,趙國便會直接攻打楚國,屆時,楚國將面臨兩面受敵,必遭滅國。”
呂偉智十分得意的說道。
李逍遙頓了頓,神情凝重的說道:“趙國實力雄厚,楚漢兩國聯合,才能與之抗衡,如果趙國老皇帝,是想借此次機會,坐收漁翁之利,我們又該如何?”
“陛下所說也不無道理,若趙國真的只為坐收漁翁之利,到那時,滅國的可不止楚國,我們漢國也危已。”群臣交頭接耳議論道。
“陛下,您大可放心趙國會背棄盟約。”呂偉智回頭看著文武百官道:“星隕大陸諸國林立,若趙國膽敢背棄盟約,那日後,還有哪個國家敢與之結盟?到那時,趙國便會成為眾矢之的,我量他趙國老皇帝也沒這個膽。”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混亂,大臣們如同炸了鍋的鳥雀,嘰嘰咋咋個不停。
“陛下,呂尚書所說,只不過是他個人的臆想罷了。”
突然,金鑾殿上一道滄桑的嗓音響起,文武百官聞聲望去。
劉國棟面色沉穩的說道:“陛下,當務之急,我們擔心的不應該是楚國,而是趙國。”
“啊?相國大人為何出此言論?”群臣將目光投向了劉國棟。
李逍遙臉上掛著一抹欣慰的笑,十分淡定的說道:“相國大人,不妨說說你的看法。”
“諾!”劉國棟拱手道:“目前看來,是楚國欲攻打我漢國,但在深究一些,便不難看出,這很有可能是趙國,在其中挑唆而致。”
“趙國早已想將楚漢兩國納入其國境,但一直忌憚於楚漢兩國的聯姻與聯盟關係,所以遲遲不敢對我們兩國下手。”
“而如今,楚漢兩國已顯隔閡,趙國在此時答應呂太后,與我漢國結盟,難道就不能私下裡答應楚國,與其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