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薛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他確實不累,正是因為考慮到今天要連戰三場,所以在第一場的對戰中,他一開始只是防禦不反擊,最終引誘對方全力進攻而一擊獲勝;第二場也是如此,一開始格擋、閃躲,真正全力出手就是最後那一下,就分出了勝負。
甄有禮的好意被薛暢拒絕,他也不惱,正色的說道:“也好,那貧道就用這柄長劍來領教少俠的高招。”
薛暢卻將白雲刀插回刀鞘,扔還給樊獒,然後認真的說道:“與道長對戰,我得用雙掌。”
甄有禮知道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不是在託大,從之前的武功演練中就可以看出他最擅長的就是拳腳。
“請!”
“請!”
兩人都做出禮讓的姿態。
片刻的對視之後,薛暢首先進招,沒辦法,作為武林後進,總得對前輩表示一點尊重。
薛暢跨步向前,右拳擊出,這一招馬步衝拳式只使了三成力,畢竟盛名之下無虛士,他得先做試探。
他這一動,甄有禮也動了,他飛身而起,長劍直刺薛暢的右拳。
薛暢下意識右拳回收,拳剛動,他就後悔了。
甄有禮的長劍緊隨薛暢的拳頭,朝他的胸口刺來,劍雖然不是很快,但帶著逼人的壓力。
薛暢知道不能再退,他右腳後撤、左腳前跨,兩腳迅速交錯,身體飛速旋轉,要繞制對手的近側,這正是醉拳中的步伐之一——陀螺步。
甄有禮見狀,內息急轉,前飛的身形就像按了剎車一般,突然折回,正是雲龍九現身法,他手中的長劍繼續追刺薛暢。
薛暢翻滾而起,一記鶯戲,躍至甄有禮的上方,右腳踩向對方的頭頂。
甄有禮同樣翻滾而起,長劍刺向薛暢後背。
松風劍法是青城派的立派劍術,據說練到最深時就如強勁山風、松濤陣陣,一波勝似一波,其勢不可遏止。薛暢曾見過郭有信施展此劍法,雖然快捷凌厲,但缺乏氣勢;也見過宋有成使過,過於守穩,殺氣不足。
當該劍法由甄有禮施展出來,薛暢立刻感覺到很大的不同,他僅僅失了一招先機,甄有禮的進攻就連綿不絕,其氣勢也在不斷壯大,讓薛暢感受到很大的壓力,他心中有點氣苦:我被這個牛鼻子的英俊相貌所給騙了,沒想到他看起來溫文儒雅,打起架來卻跟發了瘋似的。,不能讓對方再這樣進攻下去!……
薛暢決定改變對策,見對方繼續揮劍追刺之時,他沒再用輕功閃躲,而是揮拳迎上。
甄有禮沒想到薛暢會如此大膽,除非對方功參造化,否則他灌注內力的長劍瞬間就能刺穿對方的右拳,廢掉他的整個右手。
甄有禮稍作遲疑,薛暢立刻抓住這稍縱即逝的良機,極其迅捷的突然直挺挺倒在了地上,這正是醉拳中的步伐——倒臥,甄有禮的長劍擦著薛暢的頭皮一刺而過,實在驚險之極。
薛暢難得等到這近身的良機,他雙腳後跟蹬地、縱身而起的同時,雙掌齊齊向上揮出,龍吟虎嘯之聲大起,正是降龍十八掌中的第八招——震驚百里。
甄有禮見薛暢倒地,立知不妙,但他卻也不慌,當薛唱雙掌夾風雷而來時,他也大吼一聲,揮左拳迎上。
就聽“砰”的一聲震響,甄有禮身形微晃,退了半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薛暢自從學得降龍十八掌以來無往而不利,這一次兩掌換一拳,也不過才讓對方退了半步,沒有佔到太大便宜。
“這難道就是降龍十八掌?!”
“甄道長使出了離坤戊土拳!”
……
場邊發出陣陣驚呼。
青城派一向自詡是道門正宗源流,有代代相傳的天師拳法為證。前朝某位天賦異稟的掌門以該拳法為基、以土行真氣為實,創出這一套離坤戊土拳,號稱“任敵方攻勢再猛,吾自踏土而立,皆不可破也”。
薛暢雖未能一擊奏功,但這一掌也打斷了甄有禮積蓄起來的劍勢,扳回了先機。
他旋即閃身急進,施展百花拳,要與對方展開貼身短打。
甄有禮當然不會讓對方入願,他身形急退的同時,劍法一變,長劍冷不丁的從對手意想不到的角度刺出,猶如隱藏在草叢中的毒蛇,令人提心吊膽。
這就是青城派的另一套劍法絕學——青幽劍法,號稱“青峰兀立、翠色幽幽”,與攻勢如潮的松風劍法相比,該劍法卻以奇、詭見長,曾有不少江湖人抱怨說,“青城派作為巴蜀大派,實不該使出如此詭異的劍法”。但獨孤真人卻一直理直氣壯的宣稱“該劍法才是與青城天下幽的名號相符合”。
薛暢再次用醉拳的古怪步法,堪堪避過這一劍,回手就是一記亢龍有悔,他好不容易才贏得先手,又怎會輕易讓它失去。
甄有禮立即用離坤戊土拳施以防禦,接著用清幽劍法反擊。
薛暢用葉落鶯飛輕功和醉拳步法閃避的同時,羅漢拳、百花拳、醉拳伺機而出,關鍵時刻還有降龍十八掌扳回頹勢。
喜歡武林門派爭霸錄請大家收藏:()武林門派爭霸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