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老朽已是半入黃土之人,才智枯竭,實在沒有什麼好建議呈給陛下,但陛下身邊俊才雲集,集思廣益,定然會有妙法來解巡武司的困境。”
趙先生的回答讓泰祥帝有些失望,他在坐榻前來回踱了幾步,不再就這個問題討論下去,轉而問道:“先生,以范陽候為首的鐵血長河門舊人這一次出現在巴蜀,還幫著揭露了鐵劍門的真相,你覺得他們到底有何用意?”
趙先生沒有立刻回答,他一邊端杯喝水,一邊低頭沉思。
泰祥帝也不著急催促了,朝徐昭延招招手:“徐愛卿,你先起來吧,剛才趙先生所提到的巡武司的事情確實是個問題,你回去好好想想怎麼解決,寫個奏摺上來。”
“多謝陛下!”徐昭延磕頭謝恩,心裡鬆了口氣,他知道這個難關算是度過去了。
他站起身,目光隱含著感激,看向趙先生。
此時,趙先生開口了:“陛下,當年范陽候帶著一干鐵血長河門人遠赴西域,不只是出於對朝廷的不滿,也是因為崑崙派有護國公的血脈,之後三十年都沒有重返中原,而如今又突然出現在巴蜀……我想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據我以前所看過的秘檔,護國公的那位私生子不喜武功、卻酷愛文學,琴棋書畫無不精通,不願接掌鐵血長河門門主之位,范陽候等人很失望,卻對此毫無辦法,鐵血長河門舊人們險些就此解散。後來聽說他的母親、崑崙派華皓月掌門將他的長女接到崑崙山上親自培養。算算時日,到如今應該已快成年,或許她接掌了門主之位,讓范陽候他們看到了重整鐵血長河門的希望。
二是——”
趙先生又喝了口水:“由於當年是先帝強行解散了鐵血長河門,其間還動用了軍隊,再加上其他原因,范陽候他們對先帝的怨恨不淺,而先帝也一直對這些鐵血長河門舊人懷有忌憚。直到陛下繼位之後,整個大周對鐵血長河門舊人的防備也逐漸減弱了,我相信即使范陽候他們遠在西域,也一定感受到了陛下的善意,除非是迫不得已,沒有人願意客死異鄉,更何況這塊土地上還灑滿了鐵血長河門人的鮮血……”趙先生說到這裡時,聲音有些顫抖。
泰祥帝聽到這裡時卻有所觸動。
“所以這第三,范陽候他們出現在巴蜀,揭露鐵劍門掌門叛賊的身份,為昔日鐵血長河門的戰友們報仇,只是他們的一個目的。而協助巡武司、救助中毒的巴蜀武林人士,這是他們的另一個目的——”趙先生加重語氣,一字一頓的說道:“向陛下傳達他們的善意。”
“哦?”泰祥帝心中一動,問道:“先生覺得他們想要向朕傳達什麼善意?”
“范陽候他們應該是想要重回我大周,為陛下效力!”趙先生篤定的說道。
泰祥帝拍掌讚道:“先生還說自己才智枯竭,看來全是自謙。徐愛卿,你將范陽候託你帶回給朕的話說給先生聽聽。”
“是,陛下!”徐昭延當即將之前葉三所說的話複述了一遍。
趙先生聽後,若有所思。
泰祥帝接著問道:“先生覺得對於范陽候的要求,朕是應該同意還是不同意?”
趙先生沉吟片刻,說道:“鐵血長河門當年之所以能夠威震天下,那是因為正值天下紛爭,有先帝的全力支援,再加上護國公……披肝瀝膽,才會創下如此威名。而如今大周國力強盛,天下歸心,鐵血長河門就算再強,沒有軍隊的支援,也不過是個武林門派,更何況護國公早逝、范陽候等舊人也已經是七老八十,當年留下的鐵血長河門舊人也大多老死,如果他們這次回來是另有歹意,不但掀不起任何風浪,反而正好可以讓陛下光明正大的將這個隱患徹底消除。”
“先生所說的話倒是跟曹老上次所說的意思相近,朕明白了。”泰祥帝負著雙手,又踱了幾步,臉上的神情越發堅定:“朕就同意他們的要求,允許他們在我大周重建鐵血長河門!朕要讓范陽候他們知道今日的大周已經與往日不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陛下英明!”徐昭延小聲提醒道:“只是朝中眾臣——”
泰祥帝用力的一揮手:“朕意已決,他們不同意也得同意!”
“陛下做事幹脆果斷,不輸於先帝啊!”趙先生感嘆了一句,說道:“但陛下不必都答應范陽候他們的要求,鐵血長河門可以重建,但門派駐地最好能夠建在荊湖。”
“為何?”
“因為巴蜀實力雄厚的門派已經不少了,資源本就緊張,鐵血長河門再加入進去,似乎不太妥當,而荊湖地域廣闊,好的門派卻並不多,只有一個武當,如果鐵血長河門能夠定居那裡,也能夠增強荊湖武林的實力。
而且巴蜀靠近青羅,荊湖距離京畿卻更近……”
趙先生沒把話說完,泰祥帝卻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轉頭對徐昭延說道:“朕都同意他們重建鐵血長河門了,他們也應該做一些讓步才對。徐愛卿,你下次去給范陽候談時,加上這個條件,務必讓他們答應!”
“是,陛下。”
這時,老太監曹忠開口說道:“陛下,就算范陽候他們答應了這個條件,也最好請他們協助平定羌人之亂後,再前往荊湖。根據情報,苗無恨將天刀、鐵劍融為於一身,又培養了不少武功不弱的黨羽,還有巴蜀西南的崇山峻嶺作為屏障,恐怕單靠巴蜀武林的力量,不足以將其徹底打敗,如果有范陽候他們的協助,相信就容易多了。”
喜歡武林門派爭霸錄請大家收藏:()武林門派爭霸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