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莊笙沒有回宿舍,他來到辦公室,將案情分析板拉出來,一條一條地往上新增新的線索。然後找出所有死者的資料,包括其他警員調查取證時獲得的各種影片和筆錄資料,有些背景調查是從網上得來的,所以還包括大量的電子資料。
目前為止已經有三名死者,確定了兇手的作案手法與選擇受害人的型別,然而,卻還沒有找出幾名受害者間的聯系——總不至於是在所有觸犯七宗罪的人群中隨機挑選的吧?
這種類似上帝審判一樣的罪名,不像身上穿的衣服那樣明顯,不特意去查根本不會知道。兇手所選擇的三名死者,都基本貼合他給他們斷定的罪,兇手沒有亂扣罪名,說明他對死者是做過調查的,還是長期跟蹤的那種調查,他很瞭解他們。
跟蹤調查是很費心力的一件事情,兇手不可能隨便定一個目標,調查發現不符合後又再換一個。
他一定,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在深入調查後,分別給他們套上更貼近自己的罪名。
沒錯,莊笙認為兇手是先摟過來幾條魚,透過觀察,再給每條魚貼上符合的標簽。
畢竟,像出軌、酗酒、暴飲暴食、功利心重等,不是極個別的現象,標準稍微放寬一點,每個人都觸犯了七宗罪的其中某條,甚至數條。
那麼,這些被先摟起來的魚,彼此間有什麼相同點呢,曾經在哪個池子一同出現過嗎?
莊笙陷入沉思,一片安靜中,手機鈴聲突然響起。莊笙盯著手機看了兩秒,拿過來接起。
“莊笙,你看新聞了嗎?”電話一接通,史柯略顯暴躁的聲音從手機裡傳出,帶著質問的語氣。
莊笙皺了下眉頭,“沒看,怎麼了?”
“三起案件都在新聞裡報了出來,而且跟七宗罪聯絡到了一起,跟你說的一模一樣!”
莊笙抿唇頓了頓,淡然問道:“你以為是我透露的?”
史柯一頓,似乎因為莊笙的直接而有些尷尬,“我、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新聞上說得那樣詳細,我雖然聽你說過一次,卻也必能知道那麼多,所以——”他頓住不說,莊笙卻明白他的意思。
他是第一個將案件起七宗罪聯系起來的人,別人知道的都不比他多。現在新聞裡詳細報道出來,局裡內部人員報料不會那麼詳盡,只有做出這個推測的他才會知道那麼多。
莊笙掛掉電話,直接開啟新聞看,不光是網路,電視上也有報道。網路報道得更為詳細,有死者生平資料,以及他們的罪與罰。莊笙看的是本地頭條,一目十行快速瀏覽。
第一名死者張詩語,屬於奉子成婚,但與丈夫並沒有多少感情基礎。孩子生下來後扔給公婆帶,自己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出去玩。常常是與一群閨蜜約著做頭發,深夜才回,有時甚至徹夜不歸。
配圖是張詩語和幾個同樣打扮精緻的女人,在一家美發店發的自拍照。圖片下有一行小字:
婚內出軌,所犯淫慾罪,戒之在色,火焰罰之。
第二名死者蔣偉,不僅酗酒,還有浪費食物的習慣。他因酗酒失去了女朋友,失去了工作,卻不思悔改,反而更加自甘墮落。
配圖是垃圾筐裡塞滿的食物,以及地上散落的酒瓶,下書:
浪費可恥,所犯暴食罪,戒之在饈,饑餓罰之。
最近一名死者蔡明輝,企業高管,對金錢與權力有著狂熱崇拜。為了往上爬不擇手段,甚至讓自己的老婆陪領導睡過。
配圖是蔡明輝站在一張鋪滿粉紅色鈔票的桌子前,表情痴迷。下面同樣有一行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