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燕丹交付給東胡人的物資,大部分都堆積在漁陽,還沒來得及運出去,為了吧這些財物全部運回東胡,東胡人立刻集結一萬鐵騎出城與秦軍野戰。
擎蒼並未跟東胡人交戰,而是帶著大軍繞著漁陽私下游走,遭遇到叛軍運送財帛的車隊,便立刻衝殺一番,而遇到東胡人的大隊鐵騎,便馬上退開。
但要是碰到東胡人的小股部隊,擎蒼又會立刻一擁而上,將其殺得乾乾淨淨,人頭壘成京觀,把負責出城阻擊擎蒼的東胡右大將軍長利氣得暴跳如雷。
等到晚些時候,沮陽失陷的訊息,傳到了漁陽,而且聽說秦軍只用了一個衝擊的功夫就拿下沮陽城,漁陽城內頓時人心惶惶。
誰都不知道擎蒼這次帶來了有多少人馬,更不知道擎蒼接下來的戰略部署是什麼。
之前擎蒼對付匈奴人的手段,東胡人可是一清二楚,燕丹也知道,一旦落入擎蒼手上,會是什麼下場。
所以漁陽城中,沒誰想在這裡待著,大家都想著趕緊離開,甚至有人說要連夜撤過灌水,逃往遼東。
東胡人和燕丹都加快了撤退速度,運送財帛的車隊不停出城,一路向東,叛軍和東胡高階將領紛紛後撤,漁陽內外已經混亂到極致。
但是這時候一個可怕的訊息傳來,蒙恬已經攻破沮居城,正朝上谷進軍,李信的大軍將燕丹在灌水上架設的浮橋付之一炬,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東胡人大怒,指責燕丹做事沒腦子,灌水上的浮橋事關大軍生死,怎麼說被秦軍燒了就燒了?
燕丹有些焦頭爛額,他是墨家鉅子,是新任燕王,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他一個當王的怎麼可能顧及得上?
再說他的所有注意力,都被沮陽和沮居方面的訊息吸引過去,對自己的後方真的沒有考慮那麼多,他又不是領軍作戰過的人,怎麼可能面面俱到?
而且灌水上的浮橋還是墨家子弟建造出來的,看守的也是墨家弟子,浮橋被毀,墨家弟子損失慘重,這時候他想追究責任,也沒那個可能!
東胡人要燕丹立刻率軍重建浮橋,燕丹頓時不幹了,他跟東胡人說,現在建造浮橋根本沒有時間。
撤退到遼東的路不止只有渡過灌水一條,上谷被蒙恬阻住,漁陽有擎蒼,那就只能走最後一條,便是從漁陽繞道前往令支,東胡人權衡利弊,答應了燕丹的要求。
隨後東胡人立刻派出兩萬鐵騎,即刻前往令支城駐防,確保大軍和財物能夠安然撤退。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死守漁陽,燕丹的兩萬大軍全都在這裡,為了得到東胡人的支援,他命令這兩萬人沒有得到他的命令,絕對不能撤退。
東胡人見狀,也集結大軍,準備配合燕丹阻擊秦軍,但這時候出了件大事。
喜歡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請大家收藏:()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