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對項燕如此淡定,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不相信項燕這麼能沉得住氣。
沒了項梁的十五萬大軍,他現在手頭上依舊還握有四五十萬大軍,這麼多的軍隊,每天人吃馬嚼,無所事事,擎蒼不相信昌平君能撐得住。
在楚國這段時間,擎蒼也在暗中調查一件事,就是昌平君反叛歸國之後,到底在準備什麼,他在仔細研究過楚國堪輿圖後,微微一笑,指著一個地方,對王賁道:“咱們去這!”
“曲陽?”王賁一臉疑惑,仔細看過堪輿圖後,挑眉道:“君上,現在過淮水,萬一……”
“沒有萬一,我領一萬騎兵與所有步兵,你率領剩餘騎兵,去這裡。”擎蒼敲擊著堪輿圖上一個位置,把王賁看得一愣一愣的。
“君上的意思是……”
“本君就沒想要去曲陽,但本君對項燕的幾十萬大軍,還是很感興趣的。”
擎蒼的視線,就從未離開過項燕的大軍,那四五十萬楚軍,早就被擎蒼視為囊中之物,不生撕吃掉,他是決不罷休的。
當擎蒼與王賁分兵之後,項燕的軍帳,赫然出現在上蔡城外十里處。
項燕其實在得知項梁十五萬人在召陵一線被擎蒼所滅,他就再也坐不住,親率二十萬精銳追殺而來,在得到斥候軍報後,便將大軍駐紮在上蔡一線。
“子初,斥候最新的訊息傳來沒有?訊息是否查證無誤?”項燕看著堪輿圖,沉聲問道。
“大將軍,現在斥候的訊息,都是一個時辰一報,所有的軍報,都是由當地百姓三人匯聚成冊,然後根據斥候即時親眼所見,絕對萬無一失。”
“斥候最近的彙報,和上次完全一致,擎蒼的步卒和騎兵都已經趕到曲陽附近淮水河邊,不出意料現在還在渡河過程中。”
項城,字子初,是項燕的族兄,也是項氏一族中,項燕這一代中,為數不多軍中大將。
項梁兵敗,項燕發誓要將擎蒼滅殺在楚國境內,便與項城共領軍二十萬,追殺而來。
“我軍至今依舊沒有與騎兵作戰的任何經驗,項梁上次與他們接觸,吃了大虧,可到最後,哪個孩子依舊不知道自己吃虧在哪裡。”
項燕沉聲緩緩說道:“他只知道,上一次擎蒼只用了一萬騎兵,就擊潰了他十五萬大軍,而這一次,擎蒼依舊還是一萬騎兵。”
“還有兩萬步兵。”項城補充道:“大將軍其實不必多慮,騎兵並非不可破,只要臨機應變得當,騎兵並非天下無敵,否則胡人怎麼可能一直只能待在苦寒之地,不得南下?”
項燕看了眼信心十足的項城,不由得笑了起來,“子初豪情不減當年,確實咱們有二十萬大軍,對付擎蒼一萬騎兵,兩萬步卒,無論人數還是裝備上,都佔據絕對優勢。”
“哪怕他還有另外九萬騎兵策應,但現在的關鍵,是咱們拖不起,朝中又有王令前來,讓我們儘快結束戰事,王上讓我們最好在這個月,就能解決掉擎蒼。”
“王上的意思是……”項城的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王上的意思。”項燕說到這裡,停頓了下,“他希望我們能夠一戰定乾坤,在曲陽附近,能夠生擒擎蒼最好,若是擒拿不了,也最好能消耗他的騎兵力量。”
“秦軍都是騎兵,而且行動非常狡猾,估計我們主動找他們決戰,會非常困難,但眼下是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