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在殺入楚國的時候,沿途收攏不少躲藏在楚國的秦軍潰兵。
李信率領的二十萬大軍,潰敗之後,不少人都滯留在楚國境內,擎蒼把這些人全都集中起來,準備在埋伏楚人過程中派上用場。
“你們敗了。”擎蒼對這些潰兵說道:“依照秦律,你們應該知道,自己回去是什麼結果,不回去又是什麼結果,但現在我給你們一個機會。”
“馬上我們就要與楚人接戰,本君作戰,從不留俘虜,所以接下來就看你們的表現,值不值得本君日後為你們和你們的家人,替大王求情了。”
擎蒼的話,讓潰兵的眼中出現希冀的眼神,秦律嚴苛,尤其是敗兵,不光剝奪所有軍功,還會有懲戒,並且嚴重到可能禍及家人。
所謂一將無能,害死前軍就是這個道理,李信的錯,嬴政沒有追究,但是戰敗的秦軍士卒,卻要承擔個人相應的責任。
而如今擎蒼給了他們希望,重新建功立業,替家人免除災禍的希望!
擎蒼告訴他們說不要俘虜,那麼意味著他們可以隨意殺戮,拿到的人頭就是他們自己的功勞,潰兵們頓時士氣大振。
王賁卻有些緊張,大戰在即,擎蒼卻安排潰兵打前陣,這讓他非常費解。
擎蒼卻不解釋,他之所以這麼做,不是吝嗇軍力,更不是為了打項燕的埋伏,而是為了儘可能最大程度格殺楚人的有生力量。
項燕這次大方,居然派十五萬大軍前往救援壽春,他打算將這十五萬人全包圓了。
包圍十五萬大軍,憑他手上十萬鐵騎是不夠的,所以他需要助力,眼前從楚國收攏的兩萬秦軍潰兵,就是他的助力。
他打算親自領一萬兵馬,連同這兩萬潰兵衝擊楚人十五萬大軍。
這個計劃驚呆了王賁等人,卻沒人敢質疑擎蒼的決定。
“砍掉的人頭都歸你們,以左耳為準,能砍多少就看你們的本事,殺!”擎蒼高舉戰刀。
在他左右的秦軍士卒聞言,立刻高舉武器,同聲應和,戰陣後的號角兵立刻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兩萬士卒,四千人為一個方陣,擺出五個大型方陣,擎蒼率領一萬鐵騎,就在方陣中一字排開,開始向前緩緩加速。
楚國軍隊十幾萬人,延綿幾十裡,但是前軍和中軍都已經處於擎蒼的攻擊範圍內。
前軍一萬人已經開始擺出防守陣勢,後面的軍隊,在各自軍候的呼喝聲下,迅速集結。
“將軍,前軍已經集結,中軍還在行進中,後軍大部分還沒得到訊息……”
傳令兵驚惶來到項梁跟前,項梁一臉不耐煩大罵道:“那就多派人,全軍集結,準備死戰!快去……”
項梁沒想到擎蒼會對他發動主動攻擊,這跟自己父親項燕的判斷完全不符。
項燕完全是以常理推斷,項梁只要率領十五萬大軍前往壽春,只有十萬鐵騎的擎蒼,根本不可能半路截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