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荀子的見識,哪裡看不出扶蘇根本不可能是他父王和弟弟的對手,但秦國有這樣一個人在,總比一個都沒有的強。
可荀子這邊剛安排妥當扶蘇跟小聖賢莊的事情,齊國境內就出了大事。
擎蒼對齊國餘孽,高高舉起了屠刀。
他沒有像歷史上,秦王那樣對待齊國人,對待齊國反抗勢力,他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血腥鎮壓,毫不留情。
擎蒼的軍隊,幾乎是一路碾壓過去,遇到任何反抗,就地全部處決,而且是直接夷三族,如果遇到更嚴重的反抗,就誅九族或者屠城。
這種方式看起來很殘忍,可是實際在那個年代,卻被人司空見慣,甚至秦軍巴不得擎蒼如此下令,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有更多的軍功可拿。
畢竟是視人命如草芥的年代,無論是否是在戰場上,那時候殺人真的跟碾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就更不要提夷三族跟誅九族,屠城也就更不算什麼大事了。
等到荀子這邊反應過來,擎蒼的軍隊幾乎已經橫掃整個齊國境內。
他這次是專門針對儒家,歷史上秦二世而亡,主要原因就是齊國的力量造成的。
既然如此,那就將一切萌芽,全部扼殺在搖籃之中。
儒家現在不是號稱弟子遍天下嗎?那就拿齊國當個例子,將儒家的中心,遍佈儒家核心弟子的齊國,殺他個血流成河。
把那些天天叫嚷著要為齊王報仇雪恨復國的儒家弟子,一個個殺乾淨,連帶著他們的親族一起,全部殺光,齊國就安穩了。
擎蒼很懂得什麼叫做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只要儒家沒有了這些核心弟子,就算荀子這些人還在齊地,那又能如何。
重新教導一批核心弟子,可不是說教導就能教導起來的。
更何況接下來秦國對齊地的統治,肯定是以法治為主,儒家將會被進一步壓縮。
如此一來就能夠讓儒家的勢力,遭到徹底的破壞。
但即便如此,齊地的反抗依舊強烈,蒙恬甚至為此,專門請示擎蒼。
“將軍,齊地不同於燕地和趙地,此間人受到儒家思想影響不是一日兩日,他們的忠君愛國思想,已經根深蒂固。”
“儘管我們之前的鎮壓,起到一定效果,可眼下他們也做出反應,開始化整為零,組成許多小股勢力,對我軍進行襲擾,我軍如今傷亡比之前,與日倍增。”
擎蒼聞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如今軍中死傷情況如何?”
蒙恬遞上一份竹簡,“這是最近十日的傷亡情況,已經有超過三千士卒,死在襲擾勢力的刀下,據可靠情報,齊地已經有不少讀書人,都拿起刀槍,與我軍為敵。”
軍帳之中,頓然氣氛凝重。
十日內損失超過三千士卒,平均一日下來損失三百人。
而隨著秦軍戰略轉移,未來這個數字恐怕還會更加可怕。
“還沒被殺怕嗎?那就再給他們加把火。”擎蒼冷笑,丟出自己的殺手鐧。
清齊令!
號令秦軍上下,在齊地消滅一切膽敢反抗秦國的抵抗力量,任何反抗力量匪首,查明正身誅九族,知情不報夷三族,誓死不降滅十族,從眾三代為奴,遇赦不赦!
從這條政令上就能夠看出,擎蒼針對的就是儒家。
因為現在齊國境內對秦軍做出反抗行為的,主要都是儒家核心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