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三四九旅有接近三十位黨員?”
從黃鷂手裡拿到資料,周軼頗有些震驚的反問道。
“二十七位,這些都是根據錦豐同志給的名單,還有方參謀他們給的訊息統計的。其中可能還有其他系統的同志,因為組織原則我並沒有主動去找他們,到了根據地應該能拿到更準確的資料...”
黃鷂這邊倒沒覺得什麼,笑著對周軼說道:
“要不然我們這次的行動也不會這麼順利,錦豐同志受傷的時候可嚇死我了,恐怕他出了什麼危險,遇到突發狀況沒人解決...”
聽到黃鷂的話,周軼點了點頭。
他之所以這麼驚訝,是因為他“記得”三四九旅到四六年,經過王錦豐和焦參謀長那個特務的共同努力,算上他倆才十九位...
為什麼越混越少呢?
周軼想了許久,才想到自己錯過了一些東西...
第三次江城保衛戰....
周嘯風的三四九旅,整個抗戰期間基本上就是一直被出賣,給人擋槍,但為了抗日他都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比如幾個月後在江城,周嘯風為了阻擊日寇,一直沒下陣地,最後身負重傷腸子都流出來了...
整個三四九旅,最終堅守陣地七天,只有一百二十八個人活了下來。
按照常校長的習慣,這種情況是要取消番號的,好在他們這一仗出了名,常校長才開恩表示可以重建三四九旅。
當然,糧餉沒有、武器緊張,經費暫無是肯定的...
最終還是周嘯風苦苦哀求,才拿到了幾千大洋...
額...周軼去打劫個縣城的偽軍頭目,都不止這麼點....
想到這些,周軼望著這支正在向北行軍的戰士們,眼神變得多少有些複雜...
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在“原時間線”都是要因為友軍的“不告而別”而戰死沙場的,自己把他們帶回根據地,用正確的方法多殺鬼子,一定能在戰場上給日寇更大的傷害...
之前周嘯風就對三四九旅的情況,跟周軼進行了一個整體的介紹,而周軼這兩天瞭解了每個團的資訊後,才發現自己撿到寶了。
三四九旅編制上能有四千多人,不久前的江城一戰減員數百人,現在只有三千六百人左右。因為周嘯風嚴禁手下吃空餉,這可是實打實的三千多老兵...
不僅如此,四個團也是各有特色。
四零一團自不必說,兵員素質好,老兵佔比高,武器也不差,能攻善守是三四九旅的王牌。
四零二團有豐富的防禦作戰經驗,多次堅守陣地,為三四九旅的行動贏得了時間,雖然老兵比例小但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活。
四零三團行軍速度快,擅長長途奔襲,據周嘯風說他們的行軍能力都不比八路軍差...現在的戰績還沒前兩個團耀眼,但周軼記得另一個時空的四六年,周嘯風就是用這支部隊偷襲打掉了中央軍的一個青年軍榴炮團...
四零四團通常作為預備隊,戰鬥力略遜於四零一團,能力上也很全面....
經過幾天的行軍下來,周軼對這支部隊的能力還是很認可的,只要稍加訓練,肯定會成為一支讓日寇聞風喪膽的雄師...
“同志們,抓緊時間趕路,明天這個時候咱們就能趕到根據地了。那裡的同志已經給大家支好大鍋,包好了餃子,就等你們了...”
想到這些,周軼笑著給這群戰士們鼓了鼓勁。
聽了他的話,因為連日行軍有些迷茫的“新戰士”們,情緒立刻高漲了起來,四零一團的梁副團長帶頭,戰士們都唱起了歌。
周軼滿意的看著這一幕,正要跟著一起吼兩嗓子,卻看到四零一團的團長魯超,騎著馬朝自己這邊疾馳而來。
“周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