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親王本以為李落最多不過一兩日就該回府了,不想連著過了三天,李落還是不見蹤影,到宮中打聽,這李落已不在萬壽宮,更甚者竟然連太后也不知道李落的行蹤,唯一知道李落下落的萬隆帝這幾日和宮中幾個新入宮的嬪妃夜夜歡歌,通宵達旦,已是數日不曾上朝,淳親王只好悻悻作罷,暗自氣悶。
這日晚膳,淳親王陰沉著臉一言不發,誰也不敢觸他的黴頭,一時氣氛頗為壓抑。正在眾人用飯之際,管家李忠匆匆走了進來,一禮道:“王爺,宮中急信。”說完向幾位王妃微微躬身。
淳親王雙眉一挑,起身道:“去書房。”說罷便離開了採雅軒,留下眾人議論紛紛。洛氏六神無主的看了一眼蘭妃,說道:“蘭妹妹。”
蘭妃微微一笑,道:“洛姐姐,放心吧,不會是樓兒,若是樓兒,李管家怎也要向你說一聲。”
“哦,萬一要是樓兒闖了大禍可怎麼辦?”
“洛姐姐,切莫慌亂,一會我去書房看看。”蘭妃止住洛氏,寬解道。
淳親王書房。
“你說什麼?”淳親王倒吸了一口涼氣。
“王爺,皇上剛剛連下三旨,封皇城朱雀大街上的兩個側門,僅留正門;由七皇子玄慈任都衛統領一職;官山營即日集結,七日後午時在定天台興師,增兵西府。”李忠將方才所述之言又再說了一遍。
“皇兄這是什麼意思?為何之前朝中沒有半點風聲?”淳親王沉吟道。
李忠低著頭回道:“王爺,皇上俱是先傳令諭,之後才下得聖旨,這會宮門已經封上了。”
“可有李落的訊息?”
“回王爺,沒有,宮裡的訊息誰都沒有見過小王爺。”
淳親王略覺詫異,不過很快便放在腦後,琢磨起萬隆帝的三道聖旨,皺眉問道:“除此外,可還有其他的異常之事?”
李忠想了想,回到:“王爺,皇上下旨之前應該沒有和任何人商量,就是太師府也不知道,剛才從太師府傳來訊息,太師極是吃驚,已經遣人入宮打探了。”
“皇兄到底想做什麼?”淳親王皺緊了眉頭。
正在這時下人來報,蘭妃求見。道:“請她進來。”
蘭妃走入書房,見淳親王和李忠一臉凝重,心中一驚,問道:“王爺,可是出了什麼事?”
淳親王嗯了一聲,看著蘭妃說道:“洛妃讓你來的吧?”
蘭妃臉色微微一紅,回道:“洛姐姐擔心怕是樓兒在宮中闖禍,特讓我來看看。”
“婦人之見,”淳親王冷哼一聲,轉而和聲對蘭妃說道:“知你性子,向來不會對朝廷之事感興趣,樓兒沒事,不過。”淳親王見蘭妃面露欣喜,便拉長了聲音說道。
蘭妃微微一愣,面露古怪,抿嘴笑道:“若有別的事情,王爺不妨說出來,不要憋在心裡,說不定妾身還能幫王爺一二,不過王爺可不能再生樓兒的氣了。”
淳親王尷尬一笑道:“今日還真有些事想請露微幫我指點指點。”說完正了正顏,沉聲說道:“皇上今日下旨封了朱雀街上的兩個側門,並讓七皇子玄慈任都衛統領一職,還要增兵西府。”
蘭妃驚咦一聲,皺起了眉頭,說道:“皇上好大的動靜。”
“不錯,皇兄向來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誰也不想今日連下三旨,而且事前誰都不曾知悉,皇后恐也被矇在鼓裡。”
“增兵西府?兵從何來?”蘭妃追問道。
“官山營。”淳親王回道。
“官山營。”蘭妃喃喃念道,“這官山營的將領是誰?”
“官山營是為保護王城所設的一支軍隊,人數約在萬餘左右,歷來都是由皇親國戚任統領一職,如今的統領正是牧王李承文。本王與他見面的次數頗多,但交情不深,不過牧王向來一直是太后的心腹。”說完淳親王渾身一震,道:“露微,你是說皇兄不是要增兵西府,而是要增兵卓城?”
蘭妃苦笑一聲道:“按王爺所說,這官山營該不是去西府,那隻能是卓城了。”
淳親王深吸一口氣,駭然說道:“皇兄是要平亂!”
正在眾人驚駭莫名之時,突然一個虎衛急急趕了過來,說有要事稟報,傳進屋後虎衛看見蘭妃也在,一時愣住,不知該說不該說。李忠低喝一聲道:“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