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正坐在地上,用數枝在地上寫寫畫畫。
懸崖上只有兩道劍痕,顯然他並沒有下功夫練劍。
因為,在練劍的時候,他發現了些規律,並有了些大膽的想法。
他在運轉經脈,以及出劍的時候發現了些奇妙的東西:
1.施展這門劍技,相當於用靈力把十幾個經脈氣穴串聯起來,最後形成一道攻擊。
2.他現在開了20多條經脈,但這個武技一般只能用到十幾條,也就是說要有選擇性地使用。
3.每個經脈氣穴的靈力灌注量不同,武技催發效果也有差異。
他把需要用到的經脈氣穴用編號寫了下來:
分別從01,02...一直到12號。
然後每個經脈灌注的靈力,也就是每個氣穴在催發武技時承受的載荷是不一樣的。
他把經脈從空載滿載狀態分別用係數01指代。
如果說每個經脈氣穴都只灌注一半靈力,那麼現在就出現了這麼一個武技催發方程:
經脈010.5+經脈020.5+……+經脈120.5=武技效果
如果說不用哪一條經脈,那麼係數就從0.5調至0。
等於是說,他已經可以把經脈選擇,以及每個經脈的靈力灌注量量化。
陸羽的想法是,如果每次都按照這個固定的引數來催發武技,那使用出來的武技效果不就是確定的嗎?
再接著想下去,是不是有一個最優解,透過這種搭配,可以打出最強劍氣?
那不就是說,自己一下子就可以把這招劍法煉得爐火純青?
他想試試。
不過參考了劍譜上其他人的方法後,他覺得不適合自己,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經脈都不同,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解”。
現在還缺少另一個需要量化的值:武技效果。
如果知道了每種武技搭配造成的武技效果,透過多次試驗,就可以列一組方程:
經脈01a1+經脈02a2+……+經脈12a12=武技效果1
經脈01b1+經脈02b2+……+經脈12b12=武技效果2
……
其中,a1……a12,b1……b12等等,分別是他自己設定的經脈灌注量“係數”,形成一組向量,數值已知。
武技效果1,武技效果2……分別是武技威力,也是可以測出來的。
而“經脈”反而成了一個待求解的未知量。
他想到了《線性代數》中的一個知識點:
矩陣的秩!
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資料,就能把這個方程化為矩陣計算,求得解向量,最後求出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