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營的大獲全勝,還深深地刺激了一個人。誰?這個人就是倪玉霞的親姐姐倪海霞。
柯川的這個獨立團很有意思,三個正副營長就各有兩位女性;而一營二營的營長還是倆親姊妹。
此時,“九天玄女"謝婉瑩已經從重慶回到了桃花山。
根據地下黨的安排,謝婉瑩的武裝也改編進柯川的獨立團。因為謝婉瑩與倪海霞是好姐妹,所以柯川就將謝部合併進了二營。
謝婉瑩任二營的副營長。
謝婉瑩到了造甲店,柯川團長,呂其昌政委到二營看望了她和她的那些姐妹們。
這又是為什麼呢?
彭一虎和倪海霞來壽東南,團首長並沒有刻意迎接,也許因為呂其昌本身就是政委,彭一虎是副團長。
柯巖和柳曼也沒有受到柯川的接見。
可為什麼獨獨謝婉瑩卻能享受如此殊榮呢?
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謝婉瑩曾多次拒絕唐明友的收編,現在卻願意投進共產黨的懷抱。
因為柯川與蔡廷祥和楚文明的關係,他與謝婉瑩的交談明顯多了些。對於恩師蔡廷祥,謝婉瑩知之甚少,以前是沒接觸,這次在重慶她也沒見過。到了重慶,楚文明聯絡上了有關方面,她就往回轉了。
倒是他的這個學弟楚文明,從桃花山到重慶,因為與謝婉瑩扮成夫妻,千里迢迢,倆人朝夕相處,不熟悉也變得熟悉起來了。所以一談起楚文明,謝婉瑩的話語明顯活潑起來了。
不過柯川的舉動,卻把一旁的呂其昌鬧糊塗了。柯川與大名鼎鼎的蔡廷祥什麼關係?他竟然這麼熟悉?還有那個楚文明,他不是柯巖的學兄嗎?
呂其昌的疑惑,提醒了柯川。他想起了自己這個貨真價實的考古隊長,是被一個穿越者還是自己的孫子)冒名頂替了。自己以前叫柯巖,現在叫柯川。而柯川與蔡廷祥和楚文明卻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
於是他尷尬地笑了笑,結束了與謝婉瑩的交談。
不過,呂其昌也沒有深究下去。畢竟這不是他的工作範疇。他在想啊,柯團長是知識分子出身,對大名鼎鼎的蔡廷祥感興趣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謝婉瑩的武裝合併進了二營,倪海霞很是高興,覺得柯川團長真是善解人意。
雖然謝婉瑩的姐妹們只有區區四五十人,合併進來她這個營還是不足編,但她還是很滿足。其原因,不僅她與謝婉瑩很熟悉,如同親姊妹,對謝婉瑩的這些姐妹,她同樣很熟悉,同樣親如姐妹。
“婉瑩妹妹,楚文明從李三古堆搶救出來的那些古董真的價值連城?”倪海霞問謝婉瑩。
謝婉瑩其實對古文物一竅不通,也從不感興趣。聽倪海霞問,就答道:
“海霞姐姐,我不懂古董,不知它們的價值。但是我從楚文明的眼睛裡讀出那些真是無價之寶。”
“此話怎講?”倪海霞興趣盎然。
“那些古董我們是裝進兩個大皮箱裡,楚文明那是寸步不離,還時不時地開啟看一看。而每當看時,眼睛裡放著光彩。"謝婉瑩說。
“是嘛?”倪海霞笑了,笑得格格的,“我聽楚文明說過,那些楚器裡有一隻曾姬無恤壺,以前出土過一隻,這次又出現了一隻,是絕無僅有的稀罕物。"
“這倒是真的。楚文明拿給我看了,並且還給我講解了一番。”謝婉瑩說。
“哦,倒是什麼希罕物,說給我聽聽。”倪海霞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
謝婉瑩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海霞姐,你也曉得我對古董不感興趣。所以關於這隻曾姬無恤壺,我也沒聽明白多少。只記得楚文明說這件寶貝證實了歷史上還有個曾國存在。至於它有些什麼特點,我真的是說不來。”
“你不是看過嗎?是什麼樣子?"倪海霞顯然不甘心。
“樣子麼,這樣,"謝婉瑩用手比劃著,“這麼高,這麼大……嗐!我也說不清楚了。"
關於曾姬無恤壺,本書有關章節曾經介紹過,這裡不再贅述。
“嗐!”倪海霞表現出極大的遺憾。早知這樣,當初在正陽關,她就應該先睹為快。但當時為了保密,她竟連皮箱摸都沒摸一下,更不用說拿出來看那些古董了。
其實曾姬無恤壺的價值並不在壺的本身。曾姬無恤壺也稱“曾姬無恤壺”或“無匹壺”。1933年出土於安徽壽縣李三古堆楚幽王墓,當時就引起了我國史學界的關注,因為,在中國的歷史上並沒有曾國的記載。
而這隻“曾姬無恤壺"的出現,再一次印證了歷史上真的有一個曾國的存在這個事實。1
就在柳曼不想去招安觀音嶺的劉黑子時,倪海霞從妹妹嘴裡知道了劉黑子的事,當即動了心事。
“翻天雲”這個名號,以前她在走江湖時聞聽過。而且,丈夫彭一虎與劉黑子好像還打過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