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彭一虎率保三團一營退到第二道防線一一史家山防線。
他清查了一下人數,第一次與日寇的交鋒,他的部隊幾乎折了一半。而這一半差不多全是在那場遽然而起的炮擊中喪的生。
他懊悔極了。
不過在懊悔的同時,他也進一步認識了日本鬼子。
退到史家山防線後,他發現,這裡比貓咀崖要好得多。貓咀崖與其說是一道防線,不如說是一個普通地名。
這是因為崖上並沒挖一寸戰壕。
而史家山,則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防線,工事和交通壕縱橫交錯。
當然也有不足,就是工事挖得淺了些,且沒有防炮洞。
當然,也許當初挖的時候,是按照教科書的要求挖的。然而,這個要求顯然不符合今天戰爭的實際情況。
於是,彭一虎讓部隊抓緊整修工事,特別是挖貓耳洞。
儘管他知道,在日軍大炮轟擊時,小小的貓耳洞發揮的作用很有限,因為一炮下來,整個工事都會崩上天,貓耳洞也不能倖免。
但是有總比沒有要好。
剛挖好貓兒洞,偵察兵就來報告,日軍沿正壽大道來了。
彭一虎讓大家做好準備。
不幾,日軍的大炮就打上山來。
“轟!轟!……咣噹!"炮彈炸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彭一虎讓大家隱蔽。
也許是日軍吃過中國軍隊的苦頭,炮擊花費了整整二十分鐘。二十分鐘後,再看史家山陣地,那些工事差不多被轟平了。
這就是戰爭哇!
日軍的炮火一延伸,彭一虎就命令宋萬成帶領部隊進入野戰工事。
戰爭教乖了人,現在戰士們不須督促,自己會修補毀壞了的工事了。
“大哥,鬼子上來了。”宋萬成一聲喊。
“把鬼子放近來打!"彭一虎說。
“聽我的命令。”彭一虎補了一句。
“是!”宋萬成大聲答。
又向戰士們喊道:“大家都聽清了嗎?”
“聽清楚了!"戰士們齊聲回答。
然而彭一虎下這個決心是要有足夠勇氣的。因為,把敵人放近了打,如果自己的火力壓不住,那敵人便會很容易衝上陣地,那豈不是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