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巖和柳曼從南京突圍時,在煤炭港下游的一個小汊灣找到一隻小木船,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依靠這條小船渡過了長江。
過江後,他們欲找駐紮在江北的國軍部隊,可是國軍部隊尚未找到,卻碰到了日本鬼子。
日本人緣何在江北呢?
作為穿越者的柯巖,他心裡是最清楚的。
原來,“七七事變”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平津、滬寧相繼失陷。
此時,日軍希望連線華北與華中戰場,向縱深擴大侵略,地處鐵路津浦線與隴海線交叉點的徐州成為了焦點。
津浦南線。
1937年12月,日軍侵佔南京後,第13師團北渡長江,進至安徽池河東岸的藕塘、明光一線。
1938年1月,又向安徽鳳陽、蚌埠進攻,欲攻破淮河防線,越河北上。
當時佈防於淮河北岸的是第五十一軍于學忠部。
為了守住防線,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又令張自忠將軍率領第五十九軍增援。
津浦北線。
擁兵8萬的韓復榘不戰而退,致使津浦線北大門敞開。華北的日軍長驅直入,企圖會師臺兒莊,開啟進入徐州門戶。
於是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
臺兒莊地處蘇魯交界,為山東南大門,也是南下徐州的最後一道屏障。
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緊密部署,調集軍隊保衛臺兒莊。從1938年3月開始,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殲滅日軍一萬餘人,對日軍給予了巨大打擊。
柯巖和柳曼他們碰到的正是日軍第13師團的部隊。
在一個叫小底莊的地方,柯巖他們隱蔽地住了下來。
周圍全是日本人,他們只得如此。
他們這支二十幾人的小隊伍,對於下一步的行動目標當時並不明確。
柯巖作為穿越者,他當然清楚他們的去向是哪兒了。
可是對於柳曼,由於她的特殊身份,她是想把這些戰友全部帶到紅色根據地去的。
而她也知道,由於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共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國內統一戰線已經形成,紅軍已改編成八路軍、新四軍,並相繼開赴抗日前線。
然而此時,由於戰爭,她暫時與組織失去了聯絡。可是在江北,她卻知道有共產黨的武裝存在,她在從壽縣撤回南京的時候,就奉組織的命令,將彭一虎的手下帶到了那裡的紅軍游擊隊裡。她還記得秀兒,那個身手不凡的年青姑娘。
“這兒有日本鬼子,我們是不是打他們一下?"柳曼向柯巖建議。
柯巖把兩手一攤,無奈地說:“我的殷桃女士,拿什麼打?唵?……"
是的,他們只有短槍和匕首,有幾枝長傢伙,也因南京突圍時便於渡江扔掉在長江裡了。
“去你的!"柳曼打了他的手一下,說,“活人還能被尿憋死。我這就去弄點武器來,你等著。"
說完,柳曼就要走。
“且慢!"柯巖攔住了她。
“你先不要急麼!”柯巖穩住柳曼,又用嘴向王一博那兒努了一下,說,“一博想回南京料理他父親的後事。他現在情緒很糟糕!”
“是啊,一博很難邁過這個坎。可是,現在一博是不可能回去了。因為我們不可能讓他一個人回去,而我們剛過江也不可能就轉回去。所以,我們還是多勸勸一博,相信在南京的他的親友會妥善安排好他父親的後事。"柳曼柔聲說。
柯巖說:“王廳長為國捐軀,殺身成仁,是英雄,相信國民政府留在南京的同志也能予以幫助。"
這樣子的一來一去幾句話,倆人對於如何勸解王一博就達成了共識。
爾後他倆又談到了楚文明。
柯巖說:“楚文明是文物專家,他的崗位不在戰場上,而應在研究室裡。所以如果有機會,我們還是要將他送去蔡大師身邊,這樣對國家的貢獻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