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國軍第28軍、第68軍、第84軍,再次向第6師團發起猛攻。
但由於白崇禧低估了敵人的戰鬥力,且日軍第11軍海軍突破國軍防線,從海上為守軍運送了大量的糧彈和兵員,國軍的進攻並未取得預期的成效。
隨後,日軍第6師團向國軍發起了反攻,雙方在黃梅附近的廣濟城展開了連續數日的血戰,戰場上喊殺聲、槍炮聲經久不息,面積不大的陣地上,堆滿了兩軍士兵的屍體。
經過數日奮戰,國軍損失慘重,預備隊全部用盡,被迫撤出廣濟地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日軍第6師團同樣損失慘重,被迫於9月上旬停在廣濟地區休整,進攻暫時告一段落。
而此時,在武漢東北的大別山區,中日雙方仍在激烈的交戰著,日軍第2路部隊是第2軍,他們的目標是越過大別山,直逼武漢。
不過,受“張鼓峰”1事件影響,部隊直到8月22日才從合肥出發,在攻佔六安、霍山後,決定兵分兩路:
左路第13、16師團穿越大別山北麓,直逼武漢;右路第3、第10師團取道羅陽、信陽,迂迴武漢。
但日軍的如意算盤註定不能如願,因為他們將遭遇我國軍隊最為頑強的抵抗。
9月2日,日軍左路部隊抵達國軍防線要地富金山,國軍71軍在宋希濂的指揮下,充分利用居高臨下的地形封鎖公路,讓日軍寸步難行。
接下來的幾天,日軍第13師團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富金山陣地發起猛攻,但71軍上下一心,誓死守衛每一寸土地。
至9月11日,雖然富金山被日軍的炮彈炸得漫天大火、遍地硝煙,國軍傷亡慘重,71軍王牌師36師更是僅剩下800人,但日軍卻沒有前進分毫。
日軍無奈,只得命令第16師團協助作戰,這令71軍壓力倍增,被迫放棄陣地,與30軍、42軍一同防守最後一道防線——小界嶺防線,並打退了日軍一連數天的猛攻,中日雙方形成對峙狀態。
而第2軍右路部隊同樣在國軍第1軍、第46軍的浴血奮戰下,被阻擋在羅山、信陽一帶,無法前進。
就在國軍各部苦苦支撐時,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傳來:在長江南岸駐守的國軍取得了輝煌的大勝。
日軍第3路部隊是在漢江南岸的第11軍、第9、第27、第101、第106師團,他們的目標是沿長江南岸向武漢推進,但部隊在南潯鐵路一線遭到了國軍第1兵團的頑強抵抗,進展緩慢。
9月下旬,心急如焚的第11軍軍長岡村寧次決定讓106師團冒險出擊,從國軍防線之間穿過,直插戰略要地德安,切斷武漢守軍的補給線和退路。
但孤軍深入乃兵家大忌,岡村寧次也將為他的狂妄付出慘痛的代價。
國軍第1兵團司令薛嶽,在得到情報後將計就計,命令第4、第74軍、新編13師、第15師、第91師等,總計10萬人的部隊在萬家嶺地區設下“口袋”,誓要讓日軍有來無回。
9月29日,日軍第106師團落入圈套,被陷在象嶼一帶。國軍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全線出擊,萬家嶺戰役正式打響。
接下來的幾天,萬家嶺地區十餘座山頭全部燃起戰火,槍聲、炮聲如狂風暴雨般炸成一片,十幾萬大軍攪在了一起。
戰至10月9日,日軍106師團餘人僅有幾百人在師團長松浦淳六郎帶領下突出重圍,其餘全部被圍殲,國軍取得了輝煌的大勝。
這一戰是我國軍隊唯一一次全殲日本整個師團的戰役,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岡村寧次在戰後承認:此是自己最慘痛的失敗。
但可惜的是,國軍在萬家嶺地區取得勝利,並不足以扭轉整個武漢會戰的戰局,在雙方巨大的裝備差距下,國軍各個關鍵地區還是相繼失守。
9月29日,日軍長江北岸部隊攻佔田家鎮陣地,武漢門戶大開。
10月下旬,日軍第2軍兩翼分別突破信陽、羅山防線和小界嶺防線,國軍大別山防線被敵突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張鼓峰事件:1938年蘇聯與日本之間爆發的區域性衝突。張鼓峰事件,亦稱“哈桑湖事件”。1938年日本軍隊在張鼓峰發動反蘇武裝進攻的事件。張鼓峰地區位於圖們江左岸,在中朝邊境交接處,該地緊靠蘇聯境內的哈桑湖。1938年7月蘇軍在張鼓峰及其以北沙草峰構築工事。是月29日,日本出動其駐朝鮮的軍隊和關東軍發起攻擊,一度佔領該地區。8月初蘇軍反擊,在圖們江和哈桑湖地區南、北夾擊日軍,激戰數日,日軍慘敗,蘇軍奪回張鼓峰地區。日本政府遂要求停火,12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此戰對日本北犯蘇聯的計劃為一沉重打擊。
喜歡李三古堆請大家收藏:()李三古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