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讓唐明友去送一個給李品仙,另一個呢,他就據為己有。
而且,他去送錢給蕭思思,拿出的才只有六千,那四千,他自己又獨吞了!
“陳爺吶,都說那倆個青銅器是無價之寶,怎麼只得了這些呢?”蕭思思艾怨地說。
陳布林說:“寶貝,現在是戰時,又是送給李品仙,白送的多著呢!能夠整回這些就不錯了”
一句話噎得蕭思思只有吞氣的份,沒有出氣的力!
再說唐明友攜了那個青銅器去見李品仙,恰好李品仙在指揮三十一軍在淮河上與日軍北上的部隊激戰,哪有閒功夫理他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從1937年12月中旬起,南路日軍華中方面軍指揮第13師團從鎮江、南京、蕪湖渡江,沿津浦路北上。
1938年1月下旬,日軍第13師團主力攻佔滁縣、來安、明光、池河、藕塘,抵達池河東岸。
日軍第13師團另一部攻佔揚州後,即進擊邵伯、天長一線。
日軍第9師團一部攻佔裕溪口後,循淮南鐵路北進至巢縣、全椒一線。
當時中國第5戰區的作戰部署是:以李品仙之第11集團軍和于學忠之第51軍,利用淮河、淝河、儈河等地形障礙,阻止沿津浦路北進的日軍。
當正面北進日軍嚮明光、池河鎮一帶進攻時,即為劉士毅所部第31軍堵截。
待日軍從南京增調援軍及重武器繼續來犯,其主力被吸引到明光一帶時,李品仙急令第31軍讓開津浦路正面,撤至鐵路西側山區伺機出擊。
同時,又令于學忠之第51軍增援,由碭山南調至淮河沿岸,阻敵越河北進。
至2月初,定遠、臨淮關、蚌埠等地相繼失守。
2月8日,日軍向小蚌埠第51軍陣地進攻,被中國守軍殲滅500餘人。
2月9日,日軍強渡淮河。中國守軍未能阻止敵軍渡河。
中國第5戰區急調第27集團軍之第59軍及第21集團軍第7軍增援。
2月10日,中國軍隊于學忠之第51軍所屬第114師在王莊陣地同日軍展開激烈爭奪,幾經血戰陣地失守,中國軍隊傷亡2000餘人。
2月13日,張自忠率第59軍抵達淮河流域,在瓦疃集、姚集、固鎮、蒙城一線,接替第51軍戰鬥。
於此同時,廖磊2率第21集團軍到達合肥、舒城、八斗嶺、下塘集之線。
中國軍隊以第51、59軍在淮河北岸節節抵抗;以韋雲淞之第48軍固守爐橋、洛河一線;劉士毅之第31軍和周祖晃之第7軍對日軍側背進行襲擊。
2月11日,第31軍圍攻上窯,守軍沖人圩內與敵肉搏,敵300餘人向考城逃竄,日軍被殲100餘人。
唐明友在指揮部外面足足等了幾個小時,只看到指揮部的人急匆匆進進出出,臨戰氣氛相當緊張。
他見無法見到李品仙,正打算回去,就見餘慶生從指揮部裡出來。
“餘少校!餘少校!”唐明友像見了救星一般地喊道。
餘慶生聞聲回頭,看到了唐明友。他跑了過來。
“咦,唐縣長,您有事找總司令?可惜今天不行吶,總司令正在指揮池淮阻擊戰吶!”餘慶生說。
“我知道!這件古董,價值連城,請你轉交給李帥。就說是我唐明友送的。拜託了!”唐明友說。
“有什麼說法嗎?”餘慶生問。
“你就告訴李帥,這是從李三古堆出土的極品,聽說只此一件。”唐明友說。
“李三古堆?……”餘慶生重複著這個名字。顯示他對這名字是陌生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咯礙:方言,指麻煩。
注2廖磊1890—1939),中國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字燕農,廣西陸川人。1907年入廣西陸軍小學堂。1911年入湖北陸軍第三中學堂。1914年入保定軍官學校。1916年畢業後任湖南湘軍第1師中尉連附,後漸升任營長、團長。1926年6月,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副師長,參加北伐戰爭。佔領武漢後,第8軍擴充為4個軍,任第36軍第1師師長。1927年夏,參加桂唐戰爭。失敗後所部被改編,任第36軍軍長,參加第二期北伐。1929年1月,第36軍縮編為第53師,任師長。3月,蔣介石派唐生智策動舊部李品仙、廖磊脫離桂系。不久廖磊辭職赴香港。11月,李宗仁等組織護黨救國軍第8路軍總司令部,任命廖磊為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1931年1月,任第7軍軍長,曾率部鎮壓中共領導的右江起義和興安、全州等地瑤民起義。1937年抗戰爆發,任第21集團軍總司令。1938年10月兼安徽省政府主席、保安司令、豫鄂皖邊區遊擊兵團總司令。1939年10月因腦溢血病逝於安徽立煌(今金寨)縣。
喜歡李三古堆請大家收藏:()李三古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