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李三古堆 > 第115章 楚頭吳尾話鍾離

第115章 楚頭吳尾話鍾離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吃過早飯,柯巖和柳曼沒有急於離開蚌埠。

不是他們不想早點去壽縣,而是考慮他們既是旅遊者,在蚌埠不能不去看一下。否則容易暴露自己真正的目的。

蚌埠也和壽縣一樣,歷史韻味濃厚。

蚌埠古稱“鍾離”,是春秋戰國時的方國1。

柯巖在大學是學歷史的,沒穿越前,他就曾拜讀過關於鍾離國名與姓氏等方面的文章,對鍾離國的歷史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在2007年,bb市雙墩村和鳳陽縣卞莊分別發現了兩個墓葬,經辨別,兩處均隸屬於此地最早的方國——鍾離國。

從地域結構來說,當時的鍾離國疆域遠遠超過了蚌埠區域本身。據墓葬內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所載,雙墩墓的主人名曰“鍾離君柏”,也即是說是鍾離國的國君,叫柏。

而卞莊墓的主人則為“孫鍾離君柏之季子康”,也即當時鍾離國的國君“柏”的小兒子“康”。

鍾離國起源於山東,世系不詳。春秋中晚期遷於淮河,故城在今鳳陽臨淮關東。

鍾離國國君柏葬在雙墩,其季子康葬在鍾離故城北。蚌埠自春秋至明洪武年,一直是鍾離國、鍾離縣屬地。

百家姓中“鍾離”作為一個古老的姓氏,其來源於國名。

歷史上姓鍾離的名人不少,如著名的“八仙”之一“漢鍾離”本名鍾離權,項羽手下有大將鍾離眛,據傳為中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的鐘離春等。

因為在古代文獻中“語焉不詳”,傳說中的鐘離國始於何時、終於何處,一直未有定論。

鳳陽卞莊春秋墓和蚌埠雙墩春秋1號墓的發掘,揭開了鍾離國曆史的一角,證明在春秋時期,蚌埠地區一度是鍾離國的屬地。

鍾離,亦為終犁、終黎、童麗,贏姓,是協助大禹治水的伯益的後代,初封于山東。

古代史籍中有關鍾離國的零星記載有:

《左傳·成公十五年》即公元前 576年:冬十一月,魯國偕晉國、齊國、宋國、衛國、鄭國、邾國等,與吳國在鍾離會盟。

《左傳·昭公四年》即公元前 538年,楚國在鍾離築城防禦吳國,這時鐘離國已成楚國的附庸。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即公元前 519年,吳國攻打楚國的州來今鳳台一帶),吳楚在鍾離境內大戰一場。

《漢書·地理志》記“九江郡”有鍾離縣,注為“鍾離子國”。

《水經注》:“(淮水)又東過鍾離縣北。”註明了鍾離縣的位置在淮水南岸。酈道元注:“《世本》曰:鍾離,贏姓也。應劭曰:縣故鍾離子國也,楚滅之以為縣。”

讓後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史記·楚世家》的記載:吳之邊邑卑梁與楚邊邑鍾離小童爭桑,兩家交怒相攻,滅卑梁人。卑梁大夫怒,發邑兵攻鍾離。楚王聞之怒,發國兵滅卑梁。吳王聞之大怒,亦發兵,遂滅鍾離、居巢。

因為兩個小孩爭奪桑葉,引起兩家大人械鬥,在械鬥中卑梁人吃了虧被打敗;卑梁城的長官“怒”,派城管去攻打鐘離城復仇;楚王得到訊息“聞之怒”,派正規軍出戰,打垮了卑梁城管、剿滅了卑梁城;吳王“聞之大怒”,兩國大戰由此開始,最終的結局是吳國獲勝,鍾離、居巢均被摧毀。

這是一個典型的因小忿而步步升級成兩國大戰的案例。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諜戰:最強特工,開局拜師鄭耀先 逍遙紫衣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