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李三古堆 > 第26章 意外收穫

第26章 意外收穫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六朝漢臣 德意志崛起之路 紅樓名偵探 黑藻 民國諜影(諜影風雲) 醫將婿 大鄭上柱國

但他也沒急,而是徐徐打量眼前的持寶人。

這個持寶人穿著一般,臉色灰暗,眼睛凹陷,目光陰鷙。從他手上的膚色看,雖粗糙但無裂痕。

由此,柯巖斷定,這人是個文物二販子。也即是說,這件古董,並不是他親自挖掘得來的,他是從別人手裡順來的。

而且,這個人不是普通的文物販子,而是一個長期靠走私文物的慣犯。

看完了人,柯巖才拿起器皿,在手裡掂了掂,覺得它的重量應是這類器皿該有的重量。

他把器皿放在電燈光下反覆看了看,又用指甲摳了樞它身上的鏽跡,這才把它放下。

“這位先生,請問這個物件是怎樣得來的呢?”柯巖問。

文物販子對古董的真偽很重視,但對古董的來源同樣重視。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贓物,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輕則被收繳,重則蹲班房。

當然,很多古物是探不清來源的,因為持有者會編造種種虛假資訊來掩蓋真相。

來人並不緊張,順口回答:“我是從我村裡的田二苟手裡買來的。據他說是在田裡撿到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壽縣這個地方撿古物很常見,這說明這個人沒有說謊。既然是撿來的,真偽就不用辨了。

而從重量和鏽色看,柯岩基本可以斷定它與無字碑的年代相差無己。

柯巖將青銅器拿給楚文明看。

楚文明接過青銅器,先翻著看了一遍,然後從衣兜裡掏出放大鏡,將青銅器放在燈下認真地觀察。

楚文明顯然不是運用那種土法子來鑑寶。

中國正統正宗的青銅器專家學者鑑定青銅器,往往是從器形、紋飾、銘文、鑄造方法成份)等方面入手。

到了二十世紀未和二十一世紀初,有與時俱進者甚至藉助於高科技——碳14、熱釋光等技術進行鑑定。

但是,就是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侷限性。至少,在實踐中這些方法有很多靠不住的時候。

柯巖在有些文章中讀到,如今的青銅器製作,做偽者解決諸如器形、紋飾、銘文、鑄造方法(成份)這類問題已不是難題。

一般而言,做偽者都會比照書本圖案,去鑄造相似的器物。人工設計不行,可用電腦設計,電腦設計不行,可以從真器上翻模出來,那樣,器形、紋飾一定過關。

還有銘文的辨識。真正古代的青銅器,絕大多數是沒用銘文的。即便偶爾有少數銅器有銘文,也僅限於“xx作器”及容量單位之類的簡單銘文。長篇記事銘文非常罕見。

銘文問題亦非當今做偽者所重要關心的。若必須鑄銘文之類的工藝,做偽者可以仿造同期其它真器上的銘文將人名之類略做調整,有些甚至是全文照搬。

至於鑄造方法,做偽者在製作銅胚半成品)時,能採用的方法也是和古人一樣——陶範法、蠟模法。

如果你想透過範線、鑄痕以及銅、錫、鉛成份比之類去尋找真偽的蛛絲馬跡,其實也是徒勞。

而比較看重的碳14測定,有心而為的青銅器做偽者,已經有效的解決了此類難題。

他們將仿製的青銅器放在x光射線下照上幾次,就能有效騙過碳14年代測定。

x光可以使碳14變化。比較著名的案例:美國x大學博物館購買了一批仿製青銅器。當時這批銅器在美國都順利透過了碳14檢測——年代三千年左右。

事後,美國方面百思不得其解,這種青銅器是如何能逃過碳14年代測定呢?

後來,他們才發現,這批仿製的青銅器首先由中國大陸賣到香港,香港再賣到臺灣,臺灣再賣到美國。這樣運輸過程中經過六次海關,而海關的x光機每照射一次,銅器的年份就增加幾百年。

經過六次照射,該批銅器自然就成了幾千年前的文物了!看來,碳14年代測定也靠不住。

至於近幾年興起的熱釋光技術,其主要手段是成份分析法。有多年青銅器鑑定經驗的人都知道,現在的仿古青銅器也是按照一定比例的銅、錫、鉛等金屬鑄成。

更有一種仿製青銅器的手段是,將出土的古代殘損的銅器碎片,或者是無工藝,價值不高的素面的青銅器重新熔化,然後再鑄造成同時代的價值高的青銅器。

喜歡李三古堆請大家收藏:()李三古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