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姍姍眼珠子骨碌碌的轉了轉,道:“師父,我明白了,陸莊主陸左盟一定就是當年少林弟子盧右明。”
苦智大師道:“你怎麼就確定他就是盧右明瞭?”
白姍姍道:“師父,你對照一下他們兩個的名字就知道了,陸左盟與盧右明,姓氏‘陸’改成了‘盧’,又將‘左’改成‘右’,‘明’變成‘盟’,這世上哪有這麼巧合的事,這分明就是同一個人,他自己改的名字。可惜這個人名字都不會改,改得這麼明顯,讓人一看便清楚怎麼回事了。”
苦智大師笑道:“還是你這鬼精靈聰明。”
苦智大師臉色慢慢又顯出了憂色,他此時正想著當年的那段陳年舊事,沉默了片刻接著道:“那是十五前的一樁舊事,我本不願再提起。當時,寺內有一個名為紀中的小和尚,這小和尚心地善良,勤勞淳樸,忠厚老實,深受我的喜歡。記得那年秋天,風特別大,飄落的秋葉飛得滿地皆是。紀中做完了功課,便帶了掃把去山腰清掃樹葉,正在他打掃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個身受重傷、生命垂危的白衣人,那人正在地上痛苦掙紮,紀中不忍他就此死去,就將他揹回了少林寺,並醫好了他的傷。那人說他是一個商人,姓盧叫右明,山東人。又說他全家被強盜所殺,如今剩他一人,無家可歸。然後他求少林寺收留他,我見紀中一再幫他說好話,所以才答應讓他留下。這樣過了五年,在這五年裡盧右明一向很勤快,而且安守本分,沒有絲毫不軌行為。直到有一天,紀中突然發現了他學了‘五毒追砂掌’的武功,紀中想要來告訴我,誰知他突然從背後痛下毒手。當我們發現時,紀中已經奄奄一息,他只說了一句話,說盧右明偷學了‘五毒追砂掌’,說完便死去了。而盧右明自知已是少林罪人,早已逃之夭夭,從此音訊全無。”
楊孤鴻道:“他沒有帶走那本‘五毒追砂掌’的秘笈嗎?”
苦智大師道:“他偷學了五年,恐怕早已背得滾瓜爛熟。”
白姍姍道:“原來陸左盟是少林的叛徒。”
苦智大師道:“過了這許多年,恐怕他的‘五毒追砂掌’更加厲害了。”
楊孤鴻道:“師父你放心,徒兒一定會為少林寺清理門戶。”
苦智大師笑道:“為師還不曾見識過你的武功呢?你耍耍楊門十三劍讓為師瞧瞧,看你學到了你爺爺的幾成。”
楊孤鴻道:“好,徒兒就耍耍讓師父瞧瞧。不過我們得出去耍,這地方太窄了。”
說完三人就出門來到了院內。
楊孤鴻便拔劍將楊門十三劍從頭到尾使了一遍。
苦智大師點頭道:“不錯,至少有你爺爺七成了。”
楊孤鴻道:“師父,弟子還以楊門十三劍為基礎,自創了一套劍法,叫做‘獨孤斷魂劍‘。”
苦智大師笑道:“哦,獨孤斷魂劍,你使使讓我看看。”
楊孤鴻接著又使了一遍獨孤斷魂劍,苦智大師只看得心花怒放,喜道:“妙!世上居然有如此精妙的劍法,你這套獨孤斷魂劍比你家傳的楊門十三劍更加精妙絕倫,想不到你年紀輕輕居然創出了一套如此罕見的劍法,實在是難能可貴。若是你爺爺在,今天他未必勝得過你。不過你這套配合的身法似乎有點像太湖三仙翁的幻影迷蹤步。”
楊孤鴻道:“師父果然好眼力,這身法正是太湖三仙翁傳授給我的幻影迷蹤步。”
苦智大師笑道:“鴻兒,這套劍法與幻影迷蹤步的身法正好配合得天衣無縫。現在,你只缺內力不足了,只要你每天勤練易筋經,將功力不斷的提升,將來恐怕無人是你的敵手。”
楊孤鴻道:“徒兒以後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打坐練習一遍易筋經。”
苦智大師道:“很好,但你一定要記住,劍術之道,講究如行雲流水,招招渾成。使招時要活使,絕不可拘泥不化。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
楊孤鴻問道:“師父,何謂出手無招?”
苦智大師道:“所謂無招勝有招,出劍時,不由心想,而由意發。真正的絕頂高手,不會受招數的拘泥,腦海中要忘掉所有的招數,對敵時,不用想便自然而然的用上最適合的招數。你的劍招使得再渾成,只要有跡可尋,敵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並無招式,敵人便無從破解。切須當順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罷了,總之不可有半點勉強。你明白嗎?”
楊孤鴻在心裡默唸著那些話,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不可有半點勉強,不由心想,而由意發。他突然,赫然開朗了。
楊孤鴻道:“師父,我明白了。”
苦智大師道:“明白了就再使一遍看看。”
楊孤鴻便又使了一遍獨孤斷魂劍,想不到威力已遠勝先前。
苦智大師暗思,這孩子果然悟性極高,將來必有作為。
白姍姍在旁看得目瞪口呆,待到楊孤鴻使完,她便拍手道:“楊大哥,這套劍法果然厲害!只是你為什麼起這樣一個怪名字呢?獨孤斷魂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