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師傅打趣:“喲,這是你外甥女啊。”
馮燕文點了點頭,現找了個坐好的凳子坐下。
她從學生家裡過來的,跑的急了點,到這的時候腿肚子都在打顫,本以為兩個師傅會怨聲載道,昨天她來這裡的時候就是這樣,沒想到到這裡看到的卻是這樣的情景,這幾天她忙的跟陀螺一樣,越亂越心煩,也多虧了有黃曉瑩,不然她一個人哪裡忙的過來。
黃曉瑩正在給師傅按著梯子,走不開,不過嘴巴還是能巴拉巴拉的講的:“二姨,明兒我還來這裡不?”
馮燕文看了一眼兩個師傅:“你自己看吧。”
反正現在還沒招到人,有個人能頂著就頂著。
兩人待到了師傅們下班,跟王栓柱打了個招呼,才往回走。
本來黃曉瑩想自己回家擀麵的,馮燕文推說不想吃麵條,想回家蒸米飯吃:“剛好家裡有些燉蘿蔔,不太新鮮了得趕緊吃掉,等過幾天徐夢回來吃飯,你再擀麵條。”
其實黃曉瑩想說,兩個人的面也好擀,她都習慣幹很多活兒了。
今天一天只跑跑腿,中午她用開水泡了點冷饅頭吃,吃的也挺開心的。
但馮燕文顯然不那麼想。
兩人吃完了晚飯,報完帳馮燕文的臉一下子就拉長了:“瑩瑩,你在我這裡住著,也不是白吃白喝,怎麼能這樣吃飯,不知道的還以為我虐待你了,中午吃點啥不好,實在不行你燉點燉菜吃,家裡都是有現成的,要不然在外頭買著吃,你這樣吃飯會營養不良。”
晚上徐夢回來,見到黃曉瑩還在,高興的跟什麼似的,兩人躲在被窩裡咬耳朵。
“我媽沒讓你回去?”今天可是個關鍵的日子。
黃曉瑩搖了搖頭:“二姨叫我先住在這裡,吃好點,沒說別的。”
二姨還說明天有空,帶她去買新衣服。
家裡帶來的衣服洗了,但二姨說不能穿了,幹脆都買新的。
徐夢高興的手舞足蹈起來:“那你就在這裡安心住!”
這可能是最近最高興的一件事情了。
有了黃曉瑩幫忙,馮燕文總算是空出手來做點別的事情。
辦營業執照,準備開業的事情。
店裡差不多都裝修好了,新打的課桌刷上了桐油,教室裡掛著電槓,白天光線不好的時候,電槓子一拉就是明亮的光線了,然後就是招人,這邊的補習班主要開的是週末班,以英語啟蒙跟中考沖刺為主,馮燕文找了兩個老同學幫忙。
聽說是週末補習,也不耽誤正常工作,很快就談妥了兩個老師。
“我不要固定工資,按課時費給我發工資就好。”周琴說。
另一個老師叫許嵐,以前跟馮燕文一個宿舍的,畢業以後也分配到了一所中學,這些年她混的也不太好,光靠老師的這份收入,日子過的緊巴巴的。
馮燕文開的課時費很高,上多長的時間讓她們自己選,許嵐尋思著寒假也就三週的時間,節前半個月休息一個月以後再上一週,累一點也沒有太大關系,她跟馮燕文要求要上一整天的課,收入自然也高一倍。
課時費比外面做家教的要高,還省去了操心業務的事情,剛開始開的課程也不多,大家都是有家有口的人,為了照顧兩個老師,馮燕文自己也代課,一天上四個課時。
收的學生的學費也比去找家教來的便宜,還是小班制教學,盡量照顧到了每一個孩子。
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歡,一節課差不多才一塊錢,放在請家教上,一個小時至少要三五塊錢吧,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學到的東西也是差不多的,再好的老師,再好的一對一的教學,也不能讓他們學的更快一些,很快兩個入門報名就報滿了,這部分人都是鐵路局的家屬跟子弟。
馮燕文字來打算再開兩個提高班,沖刺中考的班級,都讓這些人打亂了節奏。
最後改成了三個入門班,一個沖刺班。
熟人介紹加上馮燕文在這一塊的口碑,很快就招滿了。
最後還來報名的,實在招不下了,馮燕文也只能拒絕對方,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鐵路上的一些人,有些是想觀望一下別人有沒有報名,結果還不等反應過來,再去找馮燕文問,得到的答複竟然是沒位置了。
一個班就二十五個學生,八個班也才兩百個人。
這裡面有大半都是鐵路局的職工,大部分人都是聽過馮燕文的課,這段時間自己也會拽幾句洋文,對她的印象也很好,有些則是覺得英語要提前學,不能讓孩子到了初一才接觸到英語,有些則是周圍的鄰居,這些人早就知道了馮燕文在裝修幹嘛的,一開業就趕緊來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