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還沒開始搞計劃生育的時候,他們還催媽媽生二胎。
大概是覺得二胎無望了,就開始逼著她爸再找一個。
“重新找一個沒生的,多一個生育指標。”......家裡人都這樣說。
團團自然知道,她要是爭氣一點,媽媽就不會這麼難,也不用偷偷帶著她出來補課,家裡的堂哥堂姐也都補課呢,大家都在較著勁,看誰能考上更好的大學。
“......他們都說看電視不好,媽媽也不讓我看。”團團小聲說。
馮燕文點了點頭:“其實阿姨也很喜歡看電視,我喜歡看好萊塢大片,看英文原聲的,有些經典大片是真的很好看,以後等你英語好點了,可以跟媽媽說你要磨耳朵,在家裡光明正大的看。”
團團還真的很認真的思索了起來。
“但是英語好難學的。”小姑娘苦惱的說。
“難吧,是難度,你想想啊,咱們從小講普通話長大,這麼大了再學一種語言,怎麼會不難呢。”
“老師也覺得英語很難嗎,那老師是怎麼學的?”
馮燕文果然擺出了好好思考的樣子,認真的說:“學什麼都難,關鍵要有興趣,阿姨小時候沒你這條件,我們那會兒能接觸到的本來就少,剛好村裡有個老知識分子,早期留過洋,我的英語就是那位老先生教的,當時還小吧,能學到東西就很好了,沒有什麼難或者簡單的意識,甚至只要能看到書,給我看産品說明書我都樂意。”
團團驚訝的長大了嘴巴,算了算馮老師的年紀,想想也對。
那個時候嘛,好多學校都停課了,能學到些東西很不容易。
“但是老師,單詞我也背了,課文我也背了,可我就是不能用到考試裡面啊。”團團苦惱的說:“我覺得沒有老師能教我了。”
“這樣啊。”馮燕文思索了一下,看樣子這個小姑娘跟一般人不一樣,記性好的很:“沒關系,你帶了英語書嗎,咱們從第一課開始,我陪著你讀,看看到底是什麼問題。”
團團點了點頭,從身後帶著的書包裡面翻出英語書來。
她沒有抗拒,還主動找書,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馮燕文鬆了一口氣。
一個小時過後,馮燕文似乎找到了思路,這個小姑娘記性很好的,但缺乏鼓勵,課文和單詞也是死記硬背,生拉硬套,很難融入到使用中,她於是嘗試去理解課文,變幻場景的變化,團團的單詞儲備量跟發音都不錯,很容易就融入到其中,兩人從最簡單的對話入手,延展到別的場景的對話,讓她真正理解了課文裡的意思。
九十年代的英語教材,難度跟後世的沒辦法比,英語的啟蒙還是初中一年級,團團這個年紀的學生,理解能力也還可以,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她也就沒那麼抗拒了。
......
一個多小時以後,張明卿從常媽家回來,剛走進院子,就聽到了房間裡的英語對話聲。
其中一個,還是她女兒的聲音,張明卿眼睛一亮,快速走了幾步,一直到了窗戶底下,確定這就是她女兒的聲音,團團正在跟這個老師對話!
馮燕文不會打斷她,等到一段對話結束,才給她指出剛才的問題,歸類總結。
“there are 跟there is的運用場景的區別其實很簡答,很多花很多照片用什麼啊?”團團還是個初中生,最基本的階段,但初一一下子灌入了太多東西,一時接受不了而已,馮燕文就先打消了她的戒備心,讓她沒那麼抗拒,再聊學習。
“there are,複數形式。”
“對,你理解的很到位,以後就是這樣學習,其實你的基礎比一般人好多了,單詞背的很熟,課文也背了,我教起你來也很容易.......”
常媽嘴角勾了勾,露出來一個得意的眼神。
張明卿的眼眶都濕了,從來沒有人跟團團這樣講話。
溫柔的鼓勵,循循善誘的引導......
因為高嫁,她這份外人眼裡不錯的工作,在家裡居然是墊底的,因為這妯娌小叔都不太看得起她,連帶著對團團也看低幾分,再加上這孩子學習成績一般般,家裡的態度都很明確了,讓她混個文憑,以後安排個清閑的工作就是了。
團團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只是青春期才變得有些執拗,已經是很乖巧的小姑娘了。
兩人不想打斷馮老師的教學,走出來了一些才開始說話。
“楊姐,你這個鄰居到底是個什麼來路,有點東西啊。”
“我都跟你講了,她是大學生,要不是被人擠兌走了,這會兒還在十七中當老師呢。”常媽挑了挑眼睛,戲謔的問:“怎麼樣,我說的沒錯吧,你要讓團團學嗎?”
張明卿堅定的說:“學,就找她學了,但我想讓團團在這裡學。”
“為什麼,讓她去你家不是更好嗎?”馮燕文這裡的環境可比不上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