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螢幕上開始播放本期廚藝比拼的主題——芥辣鳳梨蝦球。全套看下來, 似乎沒太大技術上的難度,只是用料的配比沒有具體明,只能根據影片上目測的用量結合一會兒試吃的口感來確定。
工作人員端上剛出爐的芥辣鳳梨蝦球, 分發給所有選手和評委。其實主要還是嘗醬汁的味道, 蛋黃醬配合芥末醬, 加上適量鹽和糖調和,至於能不能調出這種味道, 還是得看一會兒的實際操作和味覺記憶的偏差。
其實vivian做過鳳梨蝦球, 不止一次, 雖然很好吃, 但較這次的芥末鳳梨蝦球,相對簡單很多, 用料也少很多,至於味道,因為芥末醬的存在, 當然也有極大的差別。
鳳梨、蝦仁、油條、紫蘇葉、薄荷葉、雞蛋、檸檬、芥末醬、蛋黃醬、澱粉、油、鹽、糖。這就是所有的食材。
不過在開火之前,還有許多準備工作。首當其衝的, 就是挑鳳梨……鳳梨有一大筐,就放在舞臺中央, 連皮帶葉的,各自挑選。這也靠運氣,水果的味道總是有不確定性, 就算是同一品種, 不同的成長條件和成熟度都會極大地影響它們的口福曾今今也不知道挑選的標準, 只隨意挑了一個看起來形狀規整表皮漂亮的。
接下來就是切鳳梨。她平時倒是買過鳳梨,但都是水果店給削好的,哪自己動手過。不過也幸虧,用的不是海南菠蘿,那深深的菠蘿刺處理起來可太麻煩了。
切了兩頭,縱向對半對半再對半將鳳梨切成八份,然後根據需要的大,橫向劃塊,最後從一端貼著鳳梨皮,將果肉削下來。看著簡單,但這鳳梨又大又硬,切起來相當費力。
嚐了一塊,挺運氣,甜度很高,酸度也適口,非常新鮮。
好不容易切完了鳳梨,曾今今一翹旁邊滕躍,已經在處理蝦仁了。不得不承認,體力工作上,男人確實佔優勢。
接下來,將油條切段,紫蘇葉切絲,雞蛋分離出蛋清,加入澱粉和少許鹽拌勻,蝦仁開背,放進澱粉蛋清液裡掛漿,隨後鍋裡倒油、開火。火候的控制是個大講究,但剛才影片裡沒講到,播放也不是很清晰,曾今今只能憑往日的經驗來調節。
油條是本來就炸好的,但是需要復炸,讓它酥脆。然後分批下蝦仁,看影片的時候,曾今今就數了秒,大約是1分鐘,炸至泛黃,放入鳳梨,過油撈出,再和油條一起瀝油。另一邊,開始準備醬汁。曾今今回想著剛才嘗過的味道,其實已經不大清晰。
以蛋黃醬為主,加少許的芥末醬,不能太多,否則過於刺激影響口感,也不能太少,要不然芥辣的存在感削弱太多,也就稱不上是芥辣鳳梨蝦球了。
糖和鹽也是非常影響味道的調味料,曾今今不敢一次加很多,只能一邊嘗,一邊一點一點加,直到和模糊記憶中的味道大概重合。
醬汁調完,一道菜也就基本完成了。將蝦仁、鳳梨、紫蘇絲均勻拌上醬汁,再點綴上兩片薄荷葉,曾今今的芥辣鳳梨蝦球,完成!
她自己嚐了一口,好吃,不神還原吧,也是89不離十了。鳳梨軟硬適中酸甜生津,蝦仁新鮮爽滑形狀完美,油條松香酥脆,醬汁也恰到好處,加上紫蘇的獨特清香,氣味口感十分豐富。
時間到,三饒作品都完成了。曾今今也看出來滕躍在烹飪方面並不擅長了,站那兒倒是有幾分大廚氣質,一個蝦背卻開了好半,還切斷了不少,申請額外加食材,節目組沒同意,最後完整的蝦仁也沒夠分,評委點評的時候嘲笑那殘破的蝦仁好久。
曾今今和徐曉婧默契地對視一眼,從對方的笑意盈盈的眸子裡不約而同看見:穩了。
有評委點評:“其實三盤兒的味道都還行,只是這份裡的蝦實在不好看了些,中國菜啊,講究六個字,大家都知道吧,色香味,形意養。形不好看,讓人連吃的慾望都沒有,味道再好都是白搭。這菠蘿也是,看這切的塊兒,也是大大,給大家對比一下,我這份的菠蘿和慕老師那份兒的菠蘿,個頭懸殊太大了,是看我們慕老師長得瘦怕她吃不完,特意給切塊兒的嗎?我們做菜,不管切什麼,都要儘量均勻,要不然下了鍋,他每塊受熱不一樣,出來的東西口感味道也不一樣。”
有理有據,這麼一,滕躍在這個舞臺上自然是留不了了。
節目錄制結束,和一眾評委握手道別,這種場景曾今今參加了這麼多期還是頭一回體驗。和莫易久一起回了化妝間,吳已經幫她們收拾好了東西,立馬就能走。
走前,木木過來打了招呼,節目組已經派人去幫vivian和酒店聯絡了,酒店有個日料餐廳,自帶料理臺,可以專門給他們用。攝像拍了幾段vivian捏壽司切刺身的美食特寫片段,回頭快到12點了他們會再來送下一期的主題,順便拍點兒花絮走,所以……所以12點前可千萬不能吃太飽了。
這次的安排倒是順心多了。兩人都沒意見,約上丁正陽和陳奇智,往酒店趕。路上,莫易久、丁正陽和曾今今坐一輛車,陳奇智和他老婆一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