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靜靜的朝前游去,釋放神識,感應著水流細微的變化,當天他從這裡找到出口回到中土,足足在這裡呆了千年,雖然歸墟里的千年,並不是外面的千年,但在這裡,卻是實實在在的時間流逝。
也許從這裡找到去萃晶城聖墓出口,同樣也要花上百年千年。
他有著足夠的耐心,在歸墟里,就算再沒耐心的人,也會被磨礪得極有耐心。
不知道那條黃蟒應無雙如今在哪裡,還是說他已經突破自我,達到更高境界,早已經離開了歸墟?
前路彷彿沒有盡頭,烏世鑑就只有一直遊,一直遊,在死寂中一邊遊動,一邊淬鍊神識、修習符術,一邊尋找出路。
“玄光盾”在他的身上發出淡淡的微光,歸墟死寂的水流裡,也彷彿有一種神秘的力量,透過“玄光盾”,不斷滋養壯大著烏世鑑的身軀和神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知道過了多少年,也許有幾百年,也許有一千年,還是沒有發現去往東海的出口,但水流中的細微變化,卻越來越是清晰,“太虛訣”不知不覺中已經修習到七層。
他在歸墟里,已經可以一邊用神識分析水流細微的變化,一邊修習太虛訣,一邊研習符術,一邊還將神識化虛為實,去捉那一百年才出現一次的小魚。
本來需要百年數百年才能達到的修習效果,在歸墟里一一成為現實,在外面,又有誰能有如此悠長的生命來進行修行?
其實歸墟的確是個適合修行的好地方,沒有任何外界的打擾,而且時間彷彿永遠是停止的,如果一直在這裡修習下去,說不定千年萬年之後,真有可能成為絕世的強者。
烏世鑑將一部分心神沉靜下來,靜靜的修習符術,將那殘符文殘卷的兩部分,在識海中一一印證,識海中的金色符文化成的太陽,越發龐大強烈,金色的識海潮水,已經成為一片汪洋大海。
百年才出現一次的小魚,在他一個念頭下,就化成精粹的能量,進入他的肚子,為他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氣。
他的身軀已經漸漸與歸墟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平衡,再也感覺不到任何壓力,念頭一動,甚至可以將死寂的歸墟水幻化成各種形狀。
就連海神印,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也已經可以運用自如,大小變化,只在他一念之間,雖然在歸墟里並不能散發出什麼驚天的威勢,但烏世鑑知道,如果回到東海,必將是驚天動地。
只是要是找不到出口,在這裡呆上萬年億年也沒有用,就算是有再通天的神通,在這裡也是枉然。
他當然也可以選擇重新返回中土,經過兩次的進出,他已經有把握可以找到那塊“玄武甲”,但這絕不是他來到東海的本意。
在東海,有他遺落的忠心屬下和朋友,他一定要找回來。
也許他們已經隕落,如果這樣,他一定要親手屠龍,為他們報仇。
這樣,才不愧他們喊他一聲“大王!”
時光流逝,烏世鑑的符術越發精熟,蛟王角化成的黑蛟,化成一條大黑蛇,在他身旁遊動。
就算蛟王角如此神奇,進入了歸墟,也沒有辦法再去感知方向和氣息。
好在這條黑蛟思維簡單,在歸墟里淬練軀體,倒也悠然自得。
“黑蛟,看招。”烏世鑑念頭一動,一團水流突然凝聚成一個巨大的拳頭,朝著黑蛟砸去。
黑蛟一擺尾,身軀變成十幾丈,將水花擊得四濺,原本死寂無波的歸墟,居然在他們的打鬥下激起一團團小小的漩渦。
拳頭剛散,就是一條黑龍成形,張牙舞爪,朝著黑蛟撲去,黑蛟咆哮,絲毫不懼,閃電般朝著黑龍撞去。
一蛟一龍,在歸墟里來來回回爭鬥,雖然激不起太大的水花,卻也攪得方圓數十丈水流搖晃。
烏世鑑知道也就是在歸墟,這兩個龐然大物的鬥爭看起來就象是小打小鬧,如果放到東海之上,恐怕已經是石破天驚。
歸墟對任何力量,都有一種巨大的壓制作用。
這條黑龍是他以水為符所化,在這裡,既沒有紙,也沒有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神唸完成,經過數百上千年的沉積,他居然可以以水為符,一個個的符文在水流中,就算是露珠,凝而不散。
到了最近,他甚至已經可以不需要藉助任何東西,光是憑藉識海中的神念,就可以在腦海中畫符,然後化虛為實,使出符術,雖然現在這樣的能力還遠不如用水符的強,但已經足以讓他驚喜萬分。
因為他曾聽韓三秋說過,上古記載中真正的大符師,根本不需要紙和筆,他們的一念一想,就能生出符印,化為符術,移山填海只在一念之間。
自己雖然離他們這樣的境界還差得遠,但卻已經邁出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