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宇飛覺悟不低,反應也很快。
既然老師董仙河把他專門叫到辦公室,又當著曲軍的面商量去742廠的援建任務,很顯然是想讓他把援建任務的指標讓給曲軍。
那就讓給曲軍吧。
主動說出來,別讓老師為難。
但是曲軍並不想去,堅決推辭。
“謝謝馮博士,但我不能去,我還是本科生,每天都要上課,不能長時間去外地……”
“曲軍實驗室”開張在即,他現在走不開,電子行業的技術成果是有時效性的,沒有在最佳時機及時變現,轉眼黃金變磚頭。
比如曲軍剛剛寄出論文的薄膜磁頭製造技術,目標肥羊就是村田和tdk,京瓷和太陽誘電已經發布類似的實驗室產品,再進一步就能實現工業化生產,未必肯花大價錢來買曲軍的技術。
“上課的確是個問題,但是可以請假嘛,你可能不瞭解742廠引進的這條生產線,從拉單晶到製版,從矽圓片加工到封裝測試,一整套全系列的完整工藝,預計年產量3000萬片……”
馮宇飛以為曲軍又在和他謙讓,熱心對他科普相關知識。
742廠位於x市,全稱江南無線電器材廠,他們引進的日本東芝3英寸晶片生產線,是國內第一條達到規模經濟及格線的積體電路生產線。
規模經濟這個概念在電子行業很重要,只有產量和銷量達到一定規模,工廠才能賺錢,才能自己造血活下去,否則生產越多,賠錢越多,早晚關門大吉。
總而言之,742廠成功引進這條晶片生產線,就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全的現代化晶片生產廠,堪稱積體電路產業的希望之星。
馮宇飛雖然願意把指標讓給曲軍,其實他自己很想去。
曲軍卻再三再四的堅決推辭,哪怕董仙河承諾再解決一個指標,讓他和馮宇飛一起去742廠,還是婉言謝絕。
馮宇飛沒有想那麼多,就是覺得挺遺憾的,如果和曲軍一起去742廠,肯定天天同吃同住,正好向他請教幾個數學問題。
董仙河卻感覺怪怪的,隱隱覺得曲軍還有其他理由沒說出來,卻猜不透他的想法。
……
曲軍和馮宇飛走後,董仙河拿起電話,打到半導體研究所的副所長辦公室。
沒人接電話。
再打 109廠的廠長辦公室。
這次有人接電話了,董仙河喂了一聲,確認對面就是半導體研究所的副所長兼109廠的廠長王守武,隨即笑著說道:
“王教授,我們去742廠的援建人員定下來了,就是馮宇飛……對,沒有變化,不過有個事情向您彙報一下,我們所裡來了一個名叫曲軍的新人……”
王守武是國內半導體領域的三大泰斗之一,中國第一塊積體電路就是他親手一個一個元件刻蝕出來的,早年曾經在清華園任教,所以董仙河三十年來,一直按老習慣把他尊稱為王教授。
曲軍在數學界的份量太重,有必要向王泰斗知會一聲。
聽說曲軍的情況後,王泰斗果然很感興趣,一流數學家如果跨界物理,有可能成為非常厲害的物理學家。
王泰斗在電話裡反覆叮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曲軍既然還是大一新生,就要把物理學的基礎打牢,不要因為他的數學水平高,就把電子所遇到的數學難題都壓給他。
同時也要大膽使用,給他更多的鍛鍊機會,沒必要像其他實驗室新人一樣天天拖地擦桌子。
最後又向董仙河表示祝賀,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既然撿到一個有志於投身微電子行業的天才數學家,就要好好培養,爭取培養出一箇中國的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