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軍對第一個問題的解答不算圓滿,但也說得過去,打消了在場大多數教授講師的疑慮。
高考生攻克世界級難題,實在太玄幻。
這些數學系的教授講師都是內行,都知道證明莫德爾猜想的難度有多大。哪怕宋元已經透過自己的渠道反覆確認,此曲軍就是彼曲軍,就是證明莫德爾猜想論文的第一作者,很多教授講師還是在心裡留著一個問號。
有些人甚至猜測,《數學研究與發展》發表的那篇證明莫德爾猜想的論文,其實出自鄭葆章之手,只是因為某種不可告人的原因假託曲軍之名。
比如曲軍是鄭葆章的……
又比如曲軍和鄭葆章……
一切皆有可能。
數學家最擅長猜想,1922年的莫德爾能搞出一個“莫德爾猜想”,1983年的這些教授講師當然也能搞出一個“曲軍——鄭葆章猜想”。
數學家同時也是最嚴謹的,想要推翻“曲軍——鄭葆章猜想”,必須給出證明!
曲軍在小黑板上寫出的那幾行數學算式,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就像座山雕說“天王蓋地虎”,立刻答一句“寶塔鎮河妖”,不是對莫德爾猜想有深刻的研究,肯定寫不出這幾行算式。
解答的不夠圓滿,並不是問題,曲軍這麼年輕,有些緊張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他說“我對這個問題沒有完全研究透徹”,也是應有的謙虛謹慎,人家能隨手寫出這幾行關鍵算式,就比這一屋子的教授講師水平更高。
“我還有一個問題,在複數域上,從複平面到x的全純對映……”
又有一個刁民射出一支冷箭,這是一個矮矮胖胖慈眉善目的女老師,一看就不是好人——對曲軍來說,提問題的都不是好人。
宋元在旁邊介紹,這個女老師名叫龐麗華,是專攻代數幾何以及丟番圖幾何的副教授。
哎呦!遇到行家了。
莫德爾猜想主要屬於代數幾何的範疇,丟番圖幾何又是數論和代數幾何的結合體,和費馬大定理有密切關係。
幸好,龐麗華問的問題雖然關鍵,難度卻稍低一些,曲軍這段時間刻苦鑽研莫德爾猜想,論文中的關鍵問題都有深入研究,並沒有被她問倒。
但也沒敢賣弄,曲軍中規中矩又言簡意賅的答出問題要點,沒有再加多餘的解釋——所謂言多必失,萬一勾起矮胖女老師龐麗華的興致,接著追問下去,反而給自己惹麻煩。
“有關全純對映的具體證明,主要由乾陽交大的魯齊生老師完成,如果您有其他問題,可以和魯老師繼續深入交流……”
曲軍以攻為守,祭出另一面擋箭牌——魯齊生,魯齊生雖然遠在乾陽,但是現在通訊這麼發達,打電話發電報都很方便的。
龐麗華也沒有深究,還對曲軍的解答挺欣賞的,連連稱讚和感謝。
今天又不是論文答辯,提問題如果太偏太深,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
曲軍已經坦承全純對映的證明由第二作者完成,再盯著他不放,會得罪人的。
在場的這些教授講師中,以龐麗華的研究領域和莫德爾猜想最接近,她既然表示認可,其他刁民更不會有意見。
這麼簡單就過關了?
曲軍剛剛轉過這個念頭,宋元卻笑眯眯的來到小黑板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