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月的權衡考慮,曲軍選定了電子工程專業,但是具體的發展方向還沒有確定。
電子專業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可供選擇的發展方向太多了,任何一個方向做到極致,都可以成為國之利器。
比如半導體和積體電路,這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發展方向,曲軍很想試一試。
清華園電子工程專業的微電子學科,在國內處於數一數二的領先地位,而且還有一個配套的電子研究所,遠超一般高校實驗室的規模,在曲軍選擇專業的時候加分不少。
這一行太燒錢。
思達商業那點家當,砸進去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這一行的技術更新換代也太快。
就像後世的那個段子,整一批傳呼機囤幾年,全都是電子垃圾,如果出了問題,以前的積累和投資都會打水漂,曲軍看準機會之前,不會輕易下水。
他和鄭葆章討論清華園電子工程專業的優劣,同桌的十七中老師鴨子聽雷,不明覺厲。
這才是高考狀元的風采……蔣國秀雖然聽不懂,卻聽得津津有味,數字通訊什麼的,太帶感了!
邵文秀卻有些失落:“原來你真的喜歡物理,我還以為你是隨口說說呢。”
曲軍早就說過,他不想當數學家,想當一個物理學家,從廣義上說,電子類專業當然也能划進物理學的範疇。
最起碼,在中學教師的認知裡,電學就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
物理老師杜海平卻覺得很得意,插話問道:“清華園電子工程專業畢業後都分配到哪裡,能不能留京啊?”
恢復高考後,已經畢業了三四茬大學生,大學生雖然還是很吃香,但是不再像前兩年那樣,如同榜下捉婿一般被各大部委爭搶。
現在開始推行“哪來哪去”的分配政策,原則上哪個省的考生,畢業後都要回原省分配工作,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過幾年等到曲軍畢業的時候,清北畢業生也不一定能夠留京。
“清華園電子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留京肯定沒問題,而且能進好單位……”
隨身圖書館裡,可以查到清華園電子工程專業的資料,八十年代的畢業去向也有簡單介紹。
出國留學是人人趨之若鶩的最優選擇。
其次是留校任教,不但解決了留京問題,大學教師的幸福指數也非常高。
再然後,進廣電,進tv,進首都電視臺,都是非常不錯的好單位。
從廣義上說,廣播電視都屬於無線通訊的一種應用,只不過是單工通訊。
清華園的電子工程專業,屬於無線電電子系,在無線通訊方面有幾十年的傳承,和電視臺正好專業對口。
電視臺這幾年正處在一日千里的起飛階段,新技術新裝置不斷應用,急需大量的技術維護人員,清華園電子工程專業每到畢業季,都被電視臺堵著門口要人。
聽說曲軍畢業後能進tv,十七中的老師都是滿眼小星星。
就算國棉二廠這種有錢的單位,家裡買電視機的也是少數人,十七中全體教職工裡,只有校長鮑喜來家裡買了一臺九寸黑白電視機,在tv工作,簡直就像孫悟空被太白金星請上天當官一樣,絕對的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