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鄉鎮中學的高考,和古代的趕考有些類似,為了確保考試的安全性,鄉鎮中學一般不會作為考場,農村學生都要趕到附近的城市和縣城參加高考,衣食住行樣樣都要準備,一樣準備不好,可能就會影響高考發揮。
大城市裡的考生沒有這麼麻煩,提前幾天看過考場,高考這天在家安安生生吃過早餐,騎個腳踏車就去考試了,雖然方便,但也少了幾分儀式感,不像鄉鎮中學那樣專車接送,鑼鼓鞭炮齊鳴,搞得像出征將士一樣熱血沸騰。
高考前的這天晚上,曲軍一夜無夢,睡得很踏實,但是剛到六點自己就醒了,用後世養生自媒體的理論解釋,這是人體的一種應激反應,在重要的日子會變得更亢奮,自動調整到最佳狀態。
感覺就是胡說八道。
但是,曲軍的確覺得自己狀態不錯。
陳翠娥起得比他還早,提前把早飯準備好了,一根油條兩個雞蛋,求個好口彩。
曲軍當時就笑了:“今天第一門考語文,滿分120分,我如果考100算考砸了,媽你故意的是不是……”
陳翠娥連忙呸呸呸:“別瞎說!你都是全市狀元了,怎麼會考砸?我這就給你擺個120分出來。”
三根鹹菜條拼成一個2,卻像字母z更多一些,曲軍並不介意,高高興興的吃完,陳翠娥高高興興的看他吃完。
語文120分滿分的難度太大,不必強求。
曲懷義這個時候也起來了:“小軍,我送你去考試吧。”
這是家人的關心和支援,曲軍前世不懂,現在卻不會拒絕。
於是乎,曲軍來到十二中考點的時候,身前身後跟著曲懷義、陳翠娥和曲峰三位保鏢,比後世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寶寶還隆重。
曲峰在場庫的工作三班倒,今天上午正好沒事,跟來就是湊熱鬧,曲曉紅原本也想來,可是還要上班,實在走不開。
雖然是高考,這麼大陣仗在粗獷的八十年代初期也非常罕見,曲軍所過之處引來一片注目禮,圍觀家長紛紛對溫室裡長大的下一代表示擔憂。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太嬌慣,這麼大個子的男生,還要三個大人送來考試。”
“就是,我們家兒子都不讓我送,是我自己偷偷跟來的。”
“也許人家成績好,家裡對他寄予厚望吧,今天考試的都是尖子生。”
“都是尖子生,最後考上大學的還是少數,唉,我們家閨女也是鐵了心要考大學,不肯考中專……”
中專單獨考試,確實起到了分流作用,但是高考考生的基數太大,競爭仍然很殘酷,本省的本科分數線只比往年低了不到10分,能不能考上大學,終歸要靠實力說話。
曲軍當然不用擔心能否考上大學,和家人打個招呼,從容走進十二中校園,路上碰到兩個回爐班的同學,也都說說笑笑的神情很輕鬆。
蔣國秀昨天的最後一課,起到了很好的減壓作用。
昨天白天,回爐班1班的大學組沒有再複習功課,全天品嚐幾位老師的心靈雞湯。
繼蔣國秀之後,邵文秀和其他幾位代課老師也來到回爐班教室,和同學們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雖然目的性很明確,但是足夠真誠,足夠用心,儘可能消除同學們的思想包袱,考出一個好成績,同時也給萬一落榜的同學打好預防針。
老師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足夠了。
學生們其實都非常感性,感受到老師的誠意,就能聽進去他們的勸告,今天上考場的狀態都不錯,不像有些外校外班的考生,緊張得好像一根快繃斷的彈簧。
考場的座位都是打亂的,同一班級的考生肯定不會挨在一起,曲軍走進考場後大眼一掃,回爐班1班只有薛梅和另外一個男生也在這個教室。
“加油,薛梅,你肯定可以的。”曲軍微笑鼓勵。
“沒事,我就是試試超越自我,考不上無所謂的。”薛梅還是一如既往的心胸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