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交報名表了,應屆班2班的教室裡亂哄哄的,很多人還在猶豫不定,到底考中專還是考大學,班主任挨個和他們談心,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小心無大錯。
還是老調重彈!柏志高突然起身,走出教室,身後追來一道又一道羨慕的目光。
以前的柏志高成績一般,分數長期在400分以下徘徊,這次預考卻考出426分的好成績,考中專已經十拿九穩,班裡有很多同學都非常羨慕他,能參加回爐班1班的學習小組。
預考成績公佈後,回爐班1班的學習小組,在十七中已經是神話般的存在,不但出了曲軍這個全市第一名,還把全班同學的成績都帶上去了,幾乎全員透過預考,一半以上有希望升學考上中專也算升學率)。
升學率50,一中和省實驗也就是這麼個水平!
如果早知道回爐班1班的學習小組這麼厲害,當初哭著喊著也得混進去。
不就是在黑板上抄題嗎?柏志高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一樣能做到……
柏志高下樓再上樓,來到回爐班1班的教室。
預考成績426分,班主任非常堅決的讓柏志高報中專,可他總覺得不甘心,想聽聽曲軍的意見——預考全市第一名的光環,權威性肯定超過班主任,畢竟每個人都見過班主任,但是很多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高考狀元。
回爐班1班靜悄悄的,曲軍和其他同學正在上自習。
考中專還是考大學,這件事已經討論了十來天,回爐班1班的同學大多已經做出決定,然後專心投入學習,不再為此浪費時間,個別猶豫不決三心二意的,在蔣國秀和曲軍的雙重威懾下,也只是自己糾結,不會影響其他同學。
來到教室外面的走廊,曲軍對柏志高說道:“你的預考分數連430都不到,考大學肯定有風險,而且風險不小,考中專當然是最穩妥的選擇。”
“但我還是想考本科!只要不是完全沒希望,我就拼一把試試,反正我是應屆生,大不了再復讀一年。”
柏志高說著話,瞟了一眼坐在教室裡的李海燕——李海燕去年高考過了大專線都不上,一定要考本科,我為什麼要去上一個窩囊的中專?
柏志高平常木訥少語,此刻卻是一副滿臉不服氣的生動模樣。
曲軍突然有點心軟。
隨身圖書館裡,可以查到有關1983年高考的資料資料,由於中專單獨考試分流了一部分尖子生,1983年的本科分數線明顯偏低,柏志高如果再往上跳一跳,真有可能夠得到。
“當然不是完全沒希望,只要你能保持現在的漲分速度,考不上本科,起碼也能考個大專保底。”
本來這個話是不會亂說的。
說出去的話,就要負責任,曲軍對柏志高的情況並不是很瞭解,高考成績也有一定的偶然性,萬一高考那天柏志高有個頭疼腦熱的,發揮失常算誰的?
但是看到一個十八歲少年志氣滿滿的樣子,曲軍一時心軟,向他透了點風。
然後就給自己找了一件麻煩事。
柏志高受到鼓勵,拉著曲軍問東問西,曲軍只好幫他把七門功課仔細分析了一遍,哪裡需要突擊加強,哪裡需要做針對性練習,哪裡是短板必須補上……等於幫他制定了一份複習計劃。
柏志高高高興興的走了,看樣子已經拿定主意,肯定要考大學。
曲軍也覺得很欣慰,但是轉身看見方波,好心情立刻就沒了。
這貨兒預考考到476分,蔣國秀都勸他考大學,可他就是一根筋的要考中專,說什麼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各種歪理一套一套的。
慫到這個境界,讓人又可氣又可笑。
曲軍前兩天曾經勸過他,深聊之後才知道,方波屬於那種“凡事都看透了,看開了”的佛系慫,覺得人這一輩子就是那麼回事,上箇中專出來,找個工作再找個媳婦,稀裡糊塗一輩子轉眼就過去了,何必處處強出頭,廢盡力氣的考大學。
這屬於三觀方面出了問題,沒有經過生活的毒打,才會這麼矯情……
晚自習下課後,曲軍騎著腳踏車正要回家,經過傳達室的時候,被周大爺推開窗戶叫住了。
“曲軍,有人尋你。”
進了傳達室,卻是一個陌生的中年婦女,衣著寒酸,神情侷促。
“你是曲軍同學吧?我是左童童的媽媽,聽說你是大經理還是大作家,和我們家童童也是好朋友,我今天來,是想……”
左媽媽搓著手,說半句留半句,很難張口的樣子,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問道:“我今天來,是想問問你,能不能借給我們一百塊錢?”
曲軍完全沒有思想準備,一下子愣住了。
“只要一百塊錢,有一百塊錢我就讓童童考大學,這筆錢是借童童四叔的,今年必須還上……童童這丫頭心高命薄,我也想讓她考大學,可是家裡這樣的條件,你們不知道有多難……那天我把她們班蔣老師罵走,就是想讓她死心,可她天天躲在被窩裡哭鼻子,後來我又聽說,你願意借錢給她,是不是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