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答案都看不懂!
曲軍終於放棄刷題,刷英語換換腦子。
英語刷累了,刷西班牙語換換腦子。
西班牙語刷累了,刷政治換換腦子……
腦子換來換去換暈了,再把《太陽石》的譯者按修改潤色一遍,這篇翻譯作品至此徹底完工,隨時可以寄出去投稿。
不過不著急,曲軍現在兜裡有錢,心裡不慌,不必急著把《太陽石》變現,他想再等等蘇力莉的訊息,儘量做到利益最大化。
凌晨12點整,隨身圖書館的“本週限免”準時重新整理。
這次的重新整理有驚喜,刷出了全套的生物課本和參考書,還有一本中西雙語對照的《百年孤獨》。
原來在這等著我呢!
幾個星期的困擾終於釋然於懷。
隨身圖書館一而再再而三的和西班牙語死磕,和拉丁美洲死磕,其實是在憋大招呢,《百年孤獨》的影響力和重要性,可比《太陽石》高了不止一個數量級。
檢視作品簡介,這本《百年孤獨》的譯者名叫於連,乃是一千年後國內最著名的語言學家和翻譯家,此公自幼接受人工智慧的系統訓練,精通多國外語,他的翻譯作品不但像人工智慧一樣精確,又多了一份人類特有的靈氣和飄逸。
哪怕千年以後,人工智慧在藝術創作領域還不能替代人類。
或者說,人類不承認人工智慧製品的藝術價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集合人類文明體系最先進技術的智腦,永遠寫不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樣的雋永詩句。
在文學翻譯領域,於連版的《百年孤獨》是王炸級別的大殺器,本來應該留到最後出,但是曲軍隱約記得,《百年孤獨》獲得1982年的諾獎後,引起國內各界的廣泛關注,沒過多久就被翻譯發表,而且接二連三的有幾個版本。
如果不想讓於連版的《百年孤獨》砸在手裡,就得和那些競爭者拼時間,搶速度!
……
第二天上學,曲軍見到薛梅後,悄悄遞給她10塊錢的勞務費,謊稱自己也是替人打工,不用跟我客氣。
單純無腦的薛梅信以為真,喜滋滋的收下錢。
曲軍趁機給她佈置新一週的作業,畫《魂斷藍橋》和《蝴蝶夢》的海報。
“完全不記得了,這丫頭到底考上大學沒有。”
薛梅的成績本來就不好,又一天到晚的畫海報,這樣下去只能去和王千鈞比成績。如果前世的她也沒有考上大學,倒是不用太內疚,可是曲軍前世的記憶裡,完全沒有關於薛梅的任何印象。
存在感太低了。
偏偏她還是個大凶妹!
如此荒誕的事情,只能發生在保守的八十年代。
今天是週一,按照先前的約定,曲軍吃過午飯,去找數學邵文秀老師補課。
邵文秀見他準時出現,滿意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