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3章 小陰間1)
回到大理寺,將在幻影紹澤發生的一切彙報給徐即,聽到小陰間三個字,徐即面色大變,裴少遊立刻覺得不妙,老狐貍一向穩得住,今天這個情形卻是從未見過。
沉吟半晌,徐即似乎下定某種決心,喚來一個學徒,“去喚樊正來,無論他在哪兒,都必須叫回來。”
此刻已是深夜,裴少遊本以為會等一些時日,沒想到不到半盞茶的時光,樊正已經出現,衣袖和手上都有墨跡,似乎還在司庫做工。
“大人,”樊正跪下分別向徐即和裴少遊行禮,“近日玉石妖胎案的卷宗自緝妖司送至大理寺,由於數量極多,而且妖語也需要翻譯,我們這幾日都夜宿在衙門。”
徐即看看樊正,“自今日始,你暫時調到裴少卿麾下,助他辦理案子,這是我的手令,無論裴少卿要調看司密庫的任何卷宗,可以不用問我。”
裴少遊和樊正同時大吃一驚,這個命令授權的級別之高,是裴少遊有記憶以來從未出現過的。
“去把天字號房第011號至015號卷宗調出來,”徐即神情非常嚴肅,而且極度難看,“這份卷宗,除我們三人外……。”
裴少遊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咳嗽,白貍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看著他的眼睛,徐即深吸一口氣,“這份卷宗,除我們四人外,其餘人等不許傳閱。”
“我這裡也有幾份小陰間的卷宗,”白貍提出一個骨箱,“淩風君也說除我們四人外,其餘人等不許傳閱。”
四人?裴少遊看一眼笑眯眯走進來的青龍,他頭發上也繫著一塊玉,顯然是大巫妖給他鎮壓他的妖氣的。
“這位是……,”徐即並不認識青龍,好奇的打量著這個嬉皮笑臉,身穿絲綢衣袍,渾身上下如同開設珠寶鋪子,而且沒有明顯身份證明的紈絝子弟,“是妖皇的……。”
“不用管他的身份,”白貍沒好氣的把骨箱交給樊正,“箱子裡面的東西你只能看,不能記,不然把你腦子挖出來,這家夥會上古妖語,他會和你一塊兒把箱子裡的東西破解出來。”
這才明白為什麼大巫妖要讓青龍來,一方面小陰間應該非同小可,某些訊息傳出去之後,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讓青龍來翻譯上古妖語的卷宗,是最合適的。
帶著人界與妖國的絕密卷宗回到有妖小館,桃夭君和晴雪君一見青龍,立刻飛奔而來,匍匐在地,青龍樂呵呵的擺擺手,“收拾個房間,我這次要住一段時日,對了,永生寒潭……。”
“放不了,”白貍翻著白眼,“你回去洗,洗完再回來。”
將兩間客房收拾出來,供樊正和青龍居住,所有絕密的卷宗都放在青龍房中,有白貍和青龍的雙重保護,任何人或者妖都難以接近。
樊正先回大理寺交割手上的卷宗,再回有妖小館進行卷宗整理,而裴少遊先找到桑延和宋伶,讓他們認真檢驗朗新月和琴音的兩只蜚蠊,再飛鴿安排已經先行趕往澄州的金浩,尋找兩只雌性蜚蠊留下的蹤跡。
安排好一切,裴少游回過徐即,自行回有妖小館,卻在大理寺門口遇到俞鴻飛,他也是一臉的憔悴,滿身的塵土,原來彬州發現連環命案,他和孫千在彬州追緝月餘,終於將命案主兇緝拿到案。
聽到裴少遊還在偵辦人皮案,俞鴻飛面上浮出歉意,這當然是偽裝,裴少遊苦笑著與他告別,然後獨自回有妖小館。
俞鴻飛心有餘悸的注視裴少遊走遠,心中暗自慶幸在案之初就將案子推給裴少遊,這案子不僅牽涉面極廣,而且感覺極為棘手。
“老師,”俞鴻飛進屋就發現徐即面色極差,小心翼翼的將公文呈上,“您身體不舒服。”
“沒什麼,”徐即搖搖頭,“彬州的案子了結了?”
“是,”俞鴻飛面上露出淺笑,“公文已呈交刑部,我特意回來向您彙報的。”
徐即點點頭,“一行辛苦,回去休息吧!”
“老師,”俞鴻飛試探性的盯著徐即的眼睛,“適才在門口遇到裴少卿,他手上的人皮案似乎還未了結?”
了結?徐即苦笑起來,“那件案子奇詭,牽涉面極廣,當初讓你交給少遊,我也未想到會這般棘手,你再尋些案子,最好不要留在汴京,以免牽涉進去。”
從進大理寺始,裴少遊就從金浩口中得知俞鴻飛是徐即的徒弟,而且日常也能感到徐即對俞鴻飛的偏愛,但老狐貍端水的水平極高,日常也找不到什麼錯處,再加上將白貍指給裴少遊後,除神宗皇帝的五十兩銀子內庫補貼外,他還從自己的俸祿中每月給裴少遊五兩銀子,雖然不多,但也算他的心意,更何況,白貍時時闖禍,也是徐即出面擺平,面子上做得滴水不漏。
回到有妖小館,樊正已經與青龍開始卷宗的翻譯,兩人相處得著實不錯,白貍半躺在廊下,一邊吃東西,一邊將玄武送他的五彩石頭扔進溪水中,每扔一粒,溪水中的魚都會驚跳至半空中,身上的水沫在陽光的照射下散出五彩的光。
“少卿,”樊正放下筆墨,對裴少遊行禮,“我們已完成一些卷宗,您是否要先行查閱?”
“不急,”裴少遊搖搖頭,“你先說011至015號卷宗的內容。”
圍坐在一塊兒,白貍和青龍都是一臉期待,不得不說妖界的這些大神們是真真的愛聽故事,樊正口才極佳,就連裴少遊都聽得入了神。
小陰間的卷宗是前任大理寺卿沐非木親筆所書,也是他任內最後的一樁案子,大概三十年前,他奉文宗皇帝的密令至陸州辦案,案子了結後,他帶一隨叢先行回汴京。
兩人行至陸州和永州交界處,午夜時分,永川河被濃霧籠罩,船隻竟然拐進一個陌生的水道,待船老大發現,船隻已經進入一個極狹窄的水道,而且水流湍急,船隻無法轉向,只得到水緩處再尋回轉之法,但他們都沒想到,這水流竟會帶他們進入一個幾乎讓他們十死無生的極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