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39章 要塞之行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 教育局下放通知要求各大學校積極開展各項思想教育活動,加大針對學生愛國思想方面的教育力度。
寧城一中也接到了通知。
寧城這座小縣城靠近中俄邊界線,縣城雖小,可地理位置至關重要。
二戰時期, 為防禦蘇軍及進攻蘇聯, 侵華日軍在寧城以及其他小縣城的交彙處修築了大規模的要塞群。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 這些要塞遺址保留下來,進一步揭露了日軍的侵華罪行, 它是對廣大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活生生的歷史教材, 時刻提醒中華人民勿忘歷史, 熱愛祖國。
雖然學習和考試至關重要,可是推進解決學生的思想教育問題也是刻不容緩。
清明將至,除了時間實在太緊的高三學年, 寧城一中安排高一、高二學年全體學生分批次在清明期間去要塞遺址參觀學習。
去的時候徒步,回來的時候學校包車。
通知一經下發,學生們都激動地炸了鍋。
尤其是高二學年。
若是放在平常, 這種活動絕對輪不到高二,可誰讓今年特殊呢。
對於長期處在學習高壓下的學生們來說, 只要不被鎖在學校這座牢籠裡,讓他們幹什麼都行, 只要能逃出去喘口氣就行。
徒步要塞前一天,很多同學已經早早坐不住了,連上課的心思都沒有了。
傅一雯就是其中一員。
由於這次是徒步去要塞,路程不算近,再加上還要參觀學習, 起碼得一天時間,學校允許學生自己帶些吃的喝的, 當然不帶也沒關系,要塞休息區有賣水和賣盒飯的。
但這種時候就好比六一兒童節開運動會的時候,好不容易能自己準備吃的,誰吃盒飯啊!
——
某節課小組討論時。
傅一雯用卷子擋著嘴角快咧到耳朵根兒上的臉,興高采烈地問陳璐和江蓁蓁明天徒步的時候想吃什麼,她來安排。
陳璐和江蓁蓁都是對於吃的沒什麼太多要求的人,眼看著傅一雯一提到吃的就激動,陳璐嘆了口氣,好心提醒:
“你可悠著點,明天咱們可是徒步,要自己走著去的。”
“璐璐說的對。”江蓁蓁點頭附和:“我爸說從咱們學校出發到要塞起碼得走兩三個小時呢,你別東帶西帶的最後拿太多東西背不動,走不到目的地就累趴下了。”
“害,路要走,那飯也得吃啊,虧了什麼都不能虧了嘴,放心吧,看看我這身板兒,姐們兒有數!”
傅一雯拍了拍自己結實的胳膊,嘿嘿一笑:
“再說了,明天除了班任跟班,各班的政治和歷史老師都去,就算我不吃,我也得給我的孫老師準備好啊!”
“……”
又是孫麗霞。
陳璐江蓁蓁默契地對視一眼。
考慮到明天是去參觀歷史遺址,俗話說政史不分家,學校要求文綜組的政治老師和歷史老師跟著自己教的班級一起去要塞,並在參觀遺址的時候適時講解,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那段歷史。
也就是說,不光是孫麗霞會去,唐瑛也會去。
本來還想提醒傅一雯注意“大三角”的相處關系,可一想到唐瑛,陳璐莫名又想起了上次她們四個人一起去面館吃麵,想起了顧婉君。
怎麼繞來繞去又繞到那個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