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烈火焰焰,從爐口傳照滿堂。
圖外並無這樣逼人的焰光,卻有火焰畢剝燃燒與滾水嘩嘩沸騰,尺輪和推杆轉動的琅琅擊鐵之聲充塞了整片廠房。隨著水開的聲音在鍋爐內擾動,高壓蒸汽沖入氣缸,推動活塞和曲軸連杆,帶動飛輪疾轉起來。
飛輪透過皮帶和一個個精校過不知多少遍的尺輪連到一旁車床上,緊固在主軸上的柱型鐵件隨之飛轉。
精鋼鍛造的刀頭壓上去,霎時間便是一片火花飛濺,耀花了眾人的眼睛。
滿堂嘩然。
眾人不自覺地向前擁去,眯著眼細看臺上的操作。幸而前頭早有宋院長安排的木柵,把這些激動得忘形的書生嚴嚴實實攔在外面,任他們或痛哭或長笑,慶祝今日成功,宣洩這些日子全身心投入蒸汽機大業的疲憊和壓力。
而當他們發洩過後,靜下心細觀機械,又更見識到這蒸汽機的強悍之處。
操作機床的老匠人按著刀頭寸寸推進。觀者還未從那片星火輝光中過回神,火花與刺耳的磨鐵聲一時消散。再看那塊鐵柱,原本略帶鏽蝕的表面已打磨得幹幹淨淨,前半段整體瘦了一圈,收刀處留下一道更深的環形刻痕,都閃動著光亮如銀的本色。
真是……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削鐵如泥。
那些日夜測算、量度、安裝機械的學生都想象不到這蒸汽機連線車床後能展現出如此驚人偉力。只將兩塊鋼鐵輕輕貼上,不必大力擊鑿,就飛出連片火花,簡直像在這鐵柱上沾了□□一般。
豈止是見所未見之景,若非親眼所見,簡直想都想不到鋼鐵中竟能飛出這些連綿不絕的火花!
也想不到普通的車床連上蒸汽機後,竟能變成將堅實鐵塊擺弄得如同轉盤上的陶坯一樣馴順,壓一壓就細下去的神器。
有了這蒸汽機,以後世上還要鐵匠麼?是不是隨便找個會開關蒸汽機的人,連上這三元車床,就能擺弄鐵塊,雕琢器物了?
那些寶兵利器,以後豈不是隨手可得了?還有三元車、比目車這些士林追捧之物……剛剛平靜下來的學生們又激動起來,不少人已暢想起了未來眾車降價,他們能騎上首輔所愛的比目車,或乘三元同名的三元車,在同學面前盡展風采。
一片激動、笑語之中,操作工扳動開關,讓車床停轉,取下那塊鐵柱,請這園裡身份最高的宋院長觀看。
宋時當仁不讓,雙手接過這第一塊由蒸汽動力加工而成的材料,伴著機床再度運轉起來的隆隆聲交到桓淩手上,與他同賞。
這蒸汽機是他們從在漢中時就開始研究,為它讀遍文獻,籌劃多年才得的。今日成功投入應用,比人家十月懷胎生個兒子還艱難。他們兩個初作父母的,自是要同享今日的成功之喜。
兩人捧著大寶貝兒看了一回,便把這鋼柱交給學生們傳看,諄諄教誨:“這車床用上蒸汽之力就和以前用人力手挽腳踏時不一樣了,輪子轉動時,至少受著數匹馬全力奔躍之力。你看這鋼鐵部件尚能削成這樣,咱們這肉長的身子,挨挨碰碰,就連骨頭都削沒了。”
諸生看過《西遊記》沒有?
孫悟空的棒子打人什麼樣的,這機器碰上人就什麼樣的。
不誇張地說,骨肉如泥,救都救不回來。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安全生産,在車間裡不要穿大袖長衫、不要露出頭發、不要在開機狀態下輕易碰觸機器,更不要碰蒸汽鍋爐和尺輪組……
學生之間先傳看一下這個鋼件,看看它被削皮剔骨的地方——它就是不遵循安全生産規條的下場。
幾個悄悄把腿邁過柵欄,想近距離看一眼車床,摸摸鋼鐵澆鑄、威嚴厚重的部件的書生吃他這一嚇,都把腿收了回來,老老實實在柵欄外欣賞這蒸汽工業的偉力。
有了蒸汽動力的車床,鏜床、銑床、刨床……也就都慢慢裝配起來。經濟園的廠房一處接一處邁入鉚鋼蒸汽時代,木頭也好、鋼鐵也罷,在這隆隆作響的巨型機械上都像陶泥般柔軟順服。蒸汽動力的沖壓機代替了海河邊上其實得不到多少水力勢能的水碓,將鋼材鍛打成主人想要的任何形狀,又構成一臺臺新的大型機械的配件。
鍋爐內高溫高壓蒸汽由閥門控制,透過管道輸送進氣缸,推動著一臺臺笨重卻強悍的機械不斷運轉,吞吐鋼材,造就出僅在短短數月甚至數日前都會被人當作囈語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