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第269章

第269章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超級英雄間諜派 不敢愛,已深愛 黑蓮大人線上養狼 重生豪門渡劫 有個明星同學是怎樣的體驗 我是鄰居我姓王,你有困難我幫忙 這個賬房先生和我見過的不一樣 反派boss君的陣亡史 天師的正確開啟方式 魔教教主和正道少俠的二三事 你好撩人 超級功勳系統 長恨刀 這只兔妖賣不賣 影帝天天吃雞[電競] 互聯地府 醜鬼 不小心摸了男神的唧唧 陛下求生欲很強 吞噬星空之永恆不滅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幾年鍛煉下來,小師兄的文稿寫得比他還像現代學者了, 連改都不用改就能直接發上晉江。

雖然這種科普短文稿少低, 算算字數一篇竟只有十幾塊, 但這滿滿一箱子若都能過稿,也抵得上幾篇博士論文。自從他們跟隨周王到漢中, 藉著親家的身份把王府、宮廷各種禮儀、節令習俗扒了個底兒掉,能寫的都寫過一遍,再沒有這麼多東西可寫了。

他可不能辜負桓淩的心血。

宋時感嘆幾句, 就一頭紮進打字上傳工作中, 走到哪兒都要帶上一本文稿, 稍有空暇就拿出書來抄幾個字,爭取早些投稿到晉江後臺。這副手不釋卷, 指尖藏在袖裡點選螢幕的模樣落到人眼裡, 就是他被桓淩的文章迷得不能自拔, 看到精彩處還要在袖子裡點點劃劃, 淩空抄寫其中的佳詞妙句。

不知這文章寫得何等精妙,竟能令宋三元如許沉迷。他往日看書都是一目十行, 怎麼看這箱文稿就慢得像是字字都要嚼碎了吞下去似的?

他越藏著不給人看, 別人就越是心癢難耐地想知道其中內容。但宋時心硬如鐵, 頂著屬下和學生們如怨如訴的眼神, 頂著周王含蓄的探問, 硬是把那箱原稿藏得嚴嚴實實的,沒給人看過一眼。

他多年趕稿,輸入速度快, 也不過幾天就把那一小箱文稿傳到後臺,然後就專注改稿。

他當年讀書時,師父就給他看過不少小師兄的文章,他的古文就是在仿寫師父、師兄的文章中學起來的。後來在武平時,小師兄更是千裡迢迢地追過來做了他的老師,給他押過不少題目,寫範文讓他背……

考前背師兄的文章自是不值得提倡,不過也多虧當年那些仿寫和背誦,他能完全抓住小師兄的文風、神髓,寫出的文章足可亂真。拿他本人寫的現代文翻譯成古文,那就更容易了。

不過之前上傳文章時只要手在袖子裡點點戳戳就能輸入,並不顯眼,所以白天也能幹;翻譯這些白話小論文卻是不能叫人看見的,只能晚上下班後點燈熬夜地抄寫。叵耐那竹炭燈泡還不大爭氣,用得久了容易發黑,有時還會燒斷燈絲,他還得去點煤油燈,就著一室甜膩的煤油味和黑煙抄寫。

幸而他從這趟從榆林轉回來時,找到了西安東面的商州大蛇溝白鎢礦,如今正在開採,將來總有能用上鎢絲燈泡的一天。

有小師兄送來的這箱稿子,肯定不用愁晉江幣不夠使了!

他每天看看自己後臺上傳的稿件數量,就能激起無窮的動力和激情,將那滿滿一箱白話文稿改寫成字字珠璣的古文。

改得十分順利,品讀著也全然是桓淩的風格,唯一一點問題就是古文簡潔,翻譯過來之後比原先薄了得有一半兒以上。而桓淩給他寄來這麼沉的一箱書稿,他這裡從周王夫婦到府中官員、普通學子都盯著呢,邊關那邊見著的人只怕也有不少記在心上,等著買回去看的……

他可怎麼把這厚度補上呢?

宋時對著桌上拼得整整齊齊的,一薄一厚的兩摞文稿,微微垂眸,思索起了注水的技術——當年他在書店買的那些精裝本,是怎麼把二三百頁的平裝本增厚到跟詞典似的來著?

首先字型要大,行間距、段間距要拉開,頁邊多留點空,頁邊和段與段之間印點花邊,還要多加插圖……

對了!注釋!

用館閣體大字印“桓淩”的文章,用他自己的行楷字型寫批註,甚至可以隨意加些讀後感,他對小師兄的思念之情。讀者看到印出來的書裡有兩套字型,有他的點評,自然而然也就會認定原文是桓淩寫的,不會想到所謂的原稿也是他加工出來的。

這不是想怎麼水就怎麼水了?

只要整體字多,就能掩飾過原稿的字數問題。反正沒人見過桓淩的手書,他就說原稿因是在草原上寫就的,條件不好,不能像在家伏案寫字那樣寫出精細的蠅頭小楷,誰能拿出證據說不是?

外頭再包上個厚厚的硬紙書殼,四角包個鋅或錫的護角,又能把書加厚個幾毫米,從厚度和分量上都注水注得無懈可擊。

宋時振作精神,拿出一張大稿紙,忖度著如何設計頁面。

他印過大會講義、編過報紙、寫過版書,如今雖然把主編的位置交給府學校教授,但眼力和實力都在,很快便設計出內頁版式:就照著精裝版古詩文選的格式,文前多夾幾頁前言、目錄、序文,大字印原文,在文中插上蘇州碼子標示注角,文後以小字長長地寫幾段批註。段段空行,章章換頁,夾以插圖——

這個他自己就能畫,草原上那些動物他差不多都在動物園和動物世界、農業頻道看過,大體都還記得什麼樣。再說他們文人畫兒講究的是重神不重形,畫匠才畫得那麼精細呢,他在屋裡憋出來的插圖足夠用了。

他夜以繼日地熬了幾宿,以毛筆寫出近似油印的字型,更親手調膘膠、訂脊線,叫人打造假金護角,訂好一摞精裝版《北行錄——僉都禦史桓淩著·宋時注》,交給府縣學一眾教授、教諭等人付梓。

不用油印,用石版印。

這套書的版式都是佈局好的,寬度和行著距差一點就要影響整個版面,連字帶圖都要印得一絲不錯。

幾位漢中經濟報的編輯應聲領命,接過那摞書,恭送走大人,圍坐著先看了個過癮。

他們早盼著看桓淩的文稿久矣,如今終於拿到手,還叫他整理成這麼精緻貴氣的樣書,怎麼讓人忍得住不看?眾人洗手剔甲,手上水珠擦得幹幹有,先把書輕輕翻看一遍,才心滿意足地叫了刻版技術最好的學生和畫匠來刻印。

好文章,不負他們這些日子的等候!

不光桓大人的文章好,宋大人也寫了好用心的注釋,文字清通、內容細致,幾乎比桓大人的原書還要長了。若非胸中一片相思難抑,如何寫得出這滿紙深情?昔日王戎曾言“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他們正是情之所鐘的才子名士,觀這文章,哪得不為兩位大人心痛眼痠?

先替大人傷心一場,趕快找學生來刻印成書,好叫大人送與親朋共賞。

宋大人自己都沒傷心,還在書房安安穩穩地研究草原水土保持和提高當地經濟的問題,外頭一群師生卻把他這本地理志當情書集,連抄帶印地傳遍了半個漢中。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穿A繼承魅魔,可我是直女 起折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