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鐵罐頭實在是好物,憑它就能把成本折下幾成來麼?它怎地會這麼便宜?
無非是靠科學……靠理學。
他靠理學中的氣理論尋到了大氣強壓的概念,故做出了高壓鍋。
他靠理學得出鐵易鏽、錫不易鏽的道理,將打磨幹淨的鐵皮外蘸一層薄薄的錫皮,這錫就能護住裡面的鐵,不叫它鏽蝕,於是這罐子就可拿來盛油盛肉了。
他還靠理學中天行有常的道理,這些年派人時時記錄農作物生長習性,氣象條件,憑這些分析出不同植物生長最佳的時節,光、熱、水、土、墒等條件都滿足了,糧食菜蔬自然都長得好。
他還靠理學……
他往理學上堆著物理、化學的人設,自己都要貼不下去了,盧大人卻配合地替他貼道:“還有電。宋知府自起電得光,省了燭火燈油的成本,這又是一項節約之道。”
是啊,還有電。
自從有了電,他們漢中經濟園後的散養雞舍變成了現代式的養雞廠。有燈光日夜照明,母雞産蛋的效率都高多了,一日夜可撿百枚……如今本府的雞蛋價錢便宜多了,還成了出口外地的佳品。
這些雞蛋醃一醃,煮熟了,也可以送到前線當軍糧。
他含笑對盧巡撫道:“大人若不棄,來日下官與桓兄便帶大人去看看那新改良的雞舍。”
盧巡撫欣然答應,放了宋時等一幹府官員回衙,自己則留下與周王、桓淩商議供糧、徵發等備戰事宜。議罷事,他便欲告退,到城外住驛館。
周王苦留道:“盧先生何必告辭?本王這裡便有空的客院,足以安寢,晚間亦有侍奉之人。”
桓淩也道:“漢中只有一座賓館,今已改座王府矣,大人慾往何處休息?往日楊大人在時,也是住在此處——”
往日楊大人是住在漢中府衙,宋知府為了騰地方來住他這邊,今日盧大人住在王府,他也可以去府衙湊合一宿。
盧巡撫便說:“既是楊大人常住府衙,下官便蕭規曹隨罷,不敢叨擾親王。”
周王輕輕“嗯”了一聲,神色倒淡定了,不再很苦留他,只道:“王府與漢中府治間這條路晚上人多,只怕路不好走,桓禦史且待本王送送盧巡撫。”
桓僉憲拱手應道“下官領命”,便引著盧巡撫往外走。
盧巡撫頗聽了不少他的故事,心中猜測著他送自己是假,去府衙接宋時才是真,便呵呵笑著說:“我腿腳不比你們年輕瘦削的人靈便,你先去府衙通知宋知府一聲,我好去佔他的……”
話音未落,王府側門開啟,他便看見一片烏紗直裰的學生烏泱烏泱地從門前流過,過兵一樣湧向府衙。
那是……什麼?漢中府有三元鎮府,難道還有學生敢鬧事?
王府門高,底下步履匆匆的學生彷彿離著他們甚遠,可看得出來,只要下了高階,他們倆也就被學生卷進人流中。
他回頭問道:“這些人是?”
桓淩滿面自豪的神氣,聲音輕輕的,卻掩飾不住其中的得意:“回大人,這些是看了宋知府雷電論,從外頭趕來求學的學生,還有千裡迢迢自江南來的,每日等宋大人散衙後隨他學一陣物理之道。”
都是些一心尋天理、明天道的學生。
“宋知府若民忙得厲害,我偶爾也幫著他帶一帶。只是這些學生在,說不得要打攪大人安睡,又更不能將他們帶回王府……”
他一頭說著,一頭誠懇地對盧大人說:“還請大人暫住王府,我年紀輕,精神好,體力正足,倒不怕他們打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