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第170章

第170章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綁架全世界 大佬懷裡的小姑娘很兇 廢材清醒一下 老子最好看[娛樂圈] 衣冠 青山 犯罪側寫 [星際]完美雌性 海洋修士 [綜武俠]公子連城 左手 冷CP也有春天! 超級黑鍋系統 綜漫之追尋路痴隊長 快穿之悲慘人生系統 男人五十知天命 穿成男主師尊了 韓娛之藍色西裝 白月光的替身之路(快穿) 大寧國師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大國重器。

每個穿越者都有一個強國夢,這個夢想早晚都是要靠重工業完成的。當年鄭太祖因為戰爭和早逝而未能完成的事業, 他這個後來者是一定要接過來的。

宋時深沉地點了點頭, 又搖了搖頭。

他是想發展鋼鐵工業, 可不是在這漢中經濟中心裡搞。若在他還沒當官時,他可能早託了老父的關系買礦山、建鐵廠;不過如今他在下已建了個收容數百民壯的經濟園區, 又跟周王這尊大佛做了連襟,搞起冶鐵業分分鐘就會被人舉報私造兵器,意圖謀反。

不說周王已經有兩個將成親的弟弟, 跟哥哥的競爭關系激烈, 就他自己……

那句“毋以妾為妻”, 就斷了滿宮妃嬪的皇後路呢。

大家都是拉滿一身仇恨的人,做事還是低調點為好。雖然他就只想建機床、搞加工、做機器, 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是若真被人舉報上去, 到刑部上上下下審查一遍, 說不定等還他清白, 經濟園區都已經倒閉了。

這複雜的背景倒不好跟楊大人交待,宋時只輕描淡寫地說:“下官建那經濟園只為了收容留在本府的災民, 多造些能惠好百姓之物, 卻不是一定要在經濟園裡建起鋼鐵廠, 萬事都握在自己手裡。”

他的打算是扶持本府冶鐵、製造技術, 讓本地煉鐵的商家能降低成本, 煉出更多更好的鐵石,打造出更便宜、更鋒利耐用的農具,然後由官府做擔保, 分期付款,以平價售予百姓。

——包礦給私人開採的話,採出多少鐵,他們府裡還能從中抽115的專營稅。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漢中府城內並無鐵礦分佈。本府最適宜開採的富礦、大中型鐵礦都在留壩、略陽等地,不能直接走漢水到南鄭。要把開採出的礦石運到本府來煉鐵煉鋼的,運輸成本太高,不如在礦山下就地冶煉成鋼,甚至打造成他需要的零件,再運回園區組裝。

宋時一條條剖析利弊,懇切地說:“其實這也是下官私心打算,真正實行起來還有許多難處,到時候還要請大人照拂一二。若能産出好鐵,做出理多惠民器具,將這一地治得富饒,下官與漢中府官民上下必然銘記大人恩澤。”

楊大人微微頷首:“只要你漢中真能造出好鋼鐵,此事本官可以替你擔著。甚至往後兵部築兵甲要用鐵的,本官也能替你說話。”

漢中府就在九邊之內,原先就是兵部採購生熟鐵的地方。若能産出好鋼鐵,勝過山西、蘇州的,兵部採買鐵料時就在漢中府多買些也可以。

楊榮想起邊城舊守軍並不算結實的披甲,生鏽的槍箭;京裡新將士帶來的、不是很富裕的軍械;還有兵部下轄器械廠日夜開工,一天卻産不出幾條槍的效率,眼中閃動著幾分期盼。

兵部採買的鋼鐵價格比宋時算的還高,品質卻平平。有時槍管鐵質不好,內中易有砂眼,有的還沒用幾次便要炸膛。若得煉出好鐵,打造出強兵利器,何懼達虜騎兵南下?

楊榮抬手拍了拍宋時的肩膀,萬千寄語只在這一拍之間,卻不必說出來。

他從來到漢中府,所見所聞,足以證明這位宋三元是個務實用心的人。只看豎在田間的那塊牌子便知,他做事之前都要精心籌備,比得上將軍排兵布陣,文人打文章腹稿,務必全無錯漏了才肯出手,拿出手的東西也定然是遠遠超出人期待的佳品。

譬如眼前水井,譬如方才那片土裡混的肥料,譬如周王殿下出行時帶的羽毛球……

該做何事、能做何事,宋時胸中自有規劃,他又何必催促?今日終究還在端午假裡,看過這井水車,也該放他們年輕人享受郊遊踏青之樂了。

楊大人笑道:“今日難得周王殿下與咱們一同出城,天臺山風景殊勝,咱們也挑個山青水秀的地方遊玩一程。”

周王自來到漢中府也沒出幾趟城,這趟原本也打算趁機玩玩,聽楊大人這麼說,便欣然道:“楊大人好意,小王豈能不領?端午前確實也是正合適踏青的時節,小王叫人帶了羽毛球和氣球來,待會兒咱們尋個平崗玩一場也好。”

宋時為了找石英礦、磷礦,在天臺山上也逛了不少地方,自然知道哪裡風光最好,含笑應道:“雖然這座天臺山不是浙江天臺山那樣的天下名勝,可也是3……”

3a級景區,漢臺區政府還和某投資商簽訂合同,要把它打造成5a級景區呢。可惜大鄭朝沒有景區分級,天臺山幾百年間是升不到5a了。

宋時輕咳一聲,說道:“這處天臺山是因山頂平坦如臺,故名天臺。天氣合宜時登上山頂廣覽四方風景,可見群山掩於霧靄中,恍如人間仙境。李白詠浙江天臺山的《天臺曉望》詩中有‘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一句,此山也可當得起。山中還有飛泉流瀑、嶙峋奇峰、唐宋人建的觀宇僧廟,古人碑刻等景緻……

“有些地方下官親自走過,也有些是來這邊勘探時聽遊人說的,今日難得殿下與巡撫大人有遊興,咱們何不叫人本地人導遊,直上天臺?”

這要是浙江的天臺山就好了,他背過導遊詞,可陝西這座他沒背過,又捨不得為了爬山花他後臺的晉江幣,只好僱個本地導遊了。

不過話說回來,他這個全陪負責旅行團的吃住和路線規劃,到景區再僱個地接陪玩,好像也挺符合流程。

周王一行和楊大人都無異議,桓淩更不必說,一行人便回到車上,由熟悉道路的差役導遊,往天臺山而行。一路上見著道邊有山泉流下來的地方都開闢了良田,滿塘淺水間插著青青禾苗,一派鬱郁生機。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