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第151章

第151章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綁架全世界 大佬懷裡的小姑娘很兇 廢材清醒一下 老子最好看[娛樂圈] 衣冠 青山 犯罪側寫 [星際]完美雌性 海洋修士 [綜武俠]公子連城 左手 冷CP也有春天! 超級黑鍋系統 綜漫之追尋路痴隊長 快穿之悲慘人生系統 男人五十知天命 穿成男主師尊了 韓娛之藍色西裝 白月光的替身之路(快穿) 大寧國師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宋時一向公私分明,嚴於律己, 豈能做得出打著見周王的幌子回去過二人世界的事?他敲開王府大門, 便直接求見周王、桓禦史與兩位王府長史, 要秉報一下漢中府重修王府的計劃。

雖然漢中這裡只是臨時王府,但王府正面依規制是廣五間、開三門的。正殿則有七間, 臺基高十尺,前墀有石欄圍護,左右還要建起翼樓。哪怕周王願意儉省, 內院的後殿、後樓、寢室都可以不改, 前頭卻是朝廷臉面, 該擴的必須擴開。

之前因周王殿下倉促出京,聖上雖提前敕令漢中府備下府邸, 但銀子撥得比他來的還慢, 前任嚴知府又要轉遷他處, 又缺錢又缺工夫, 才讓周王湊合到如今。

如今他做了知府,還得把這事重撿起來, 不然叫京裡那些皇子皇妃的知道了, 肯定調著花樣地告他的黑狀。

他在周王面前陳說此意, 周王卻有些猶豫:“之前嚴大人已將此地修葺一遍了, 若再改建只怕又耗錢財民力。本王畢竟只是客居於此, 不必大改了吧?”

周王從結婚起就被天子拿著“內庫乏銀”的理由一拖再拖,主持兩位皇弟選妃時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朝廷用銀子的地方多。而這回從京城到西北,一路上穿州過府, 看盡百姓艱辛,只恨不能將自己能呼叫的銀子都用在民政上,捨不得費錢修這王府。

左長使褚秀卻勸道:“王爺雖儉樸,可王府形制關乎禮法,豈可輕易改變。如今宋大人在此做牧守,若任由殿下住著不合禮制的府邸,來日難免也要遭參奏,殿下還是聽宋大人的安排吧。”

他是王府長史,王府中凡有什麼事都要由他代王爺受過的,自然以禮為上,只求無過。

周王量了一番,無奈地嘆道:“便如二位大人所言,只是這裡畢竟只是臨時居住,不須修得太過豪華。”

宋時微微一笑:“下官明白王爺的心思。王爺體貼漢中府官民,不忍為著自家安居而耗費民力物力,下官又怎敢勞民傷財、大興土木,損傷殿下清譽?”

他站在周王面前侃侃而談:“改建王府時拋費最大的其實是府院內、各殿閣中用的裝飾,王爺已自京裡帶來了,便省了一大筆開銷。至於修築院牆、房舍……臣早知道殿下是心繫百姓的賢王,已秉殿下之志,揣摩出了些又能簡省開支、又能建得出好宅院的法子。”

周王詫異道:“宋先生才到漢中,竟已為本王想到這一步了?”

難不成是桓家舅兄替他說的話?

他下意識看了桓淩一眼,卻見桓淩神色專注地看著宋時,眉目間笑意流盼,脈脈含情。

跟平常看宋時的神情也都差不多。

看不出他是否還因為宋時替自家妹婿用心考慮而特別高興一點。

周王又不著痕跡地收回目光,轉向宋時,正好見他從布袋裡掏出幾塊石料,雙手捧向自己:“下官前日翻查志書,見書上記著本府有采石灰料的石場,今日便出城考察了一番,竟從採石場所在的天臺山中發現了許多難得的石料。”

宋時略挺了挺身,朝左手方向挑眉一笑。周王看見他眼波輕動,下意識隨他看去,只見桓淩面上笑容加深,如有光彩流溢,含著欣喜看向他和他手裡的石頭。

——雖然看不出是什麼石,但既是時官兒特地從城外帶來的,必定是後世論文中寫的那些妙品!

他滿懷喜愛和期待,上前幾步拈起石塊,代眾人問道:“這些是什麼石頭,都有何用處?”

白雲巖、磷塊巖、軟錳礦都是灰色石塊,看著與普通石料無異,只有石英石乳白亮澤,稍似玉質,但也並不是珍異之物。可是以宋時三元及第的身份,竟親自到城外勘礦,還把這些石料帶進王府,這就必定不是普通石料。

周王嚴肅地聽他講解白雲巖的名字、産區、外形特徵,還叫內侍把石頭取來看了看——再看也看不出什麼來。

幸好宋時不是賣關子的人,說罷名字便主動解釋道:“臣昔日隨父親在南方任上時,多用煅燒過的石灰摻上粘土、細砂配成水泥,以之修建房舍、堤壩、及鋪路面等。有時看人開採石灰料,偶見這種石料混在石灰中。其原石色相俱和石灰相似,但鍛燒過後卻其白如雪,可用來粉牆。若將其同石灰一道燒製成水泥,加水後卻比普通水泥更快凝固,且有防潮、耐火之效。”

他的水泥配方早年就寫在他爹的考績單上報上過吏部,所以解釋得比較簡單。眼前的王爺、長史們雖沒聽過,但為了在他面前撐形象,都裝出一副聽懂的樣子,頻頻點頭。

宋時也就順理成章地說了下去:“採石廠就在城北天臺山中,往日便供著府城內外的石灰料,叫他們採石灰時順道採些這種石料下來,與石一般鍛燒、研碎即可,也不必多徵發民夫。”

本地既産石灰、白雲巖,也有粘土、河砂,若以此為原料修建王府,自然既便宜又結實,還能防潮耐火。

周王與長史都不懂材料學,只聽得“便宜”“不擾民”“耐火”這幾個好處,就齊齊說了一聲“好”。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