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第10章

第10章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長恨刀 這只兔妖賣不賣 影帝天天吃雞[電競] 互聯地府 醜鬼 不小心摸了男神的唧唧 陛下求生欲很強 吞噬星空之永恆不滅 抗戰之廣陵密碼 官狐 女神天生一對(網遊) 遇島 一拳奶爸 鬼眼農女團寵日常 修仙高手在都市 反派大boss掛掉之後 有本事別打奶花[劍三] 霸佔我的英雄[原創校園] 春風不識你 卑微愛

而“葉公”就出自下一章開頭的“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這位葉公本是楚國大夫,名諸梁、字子高,封於葉縣,僭稱公。他向子路問孔子之事,子路未回答,後孔子聽說,便告訴子路不該不應對,該說他“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這兩句實在毫無關聯,但截搭題就是這樣,毫無關聯也要用“釣、挽、渡”之法,給這兩句之間架出橋梁,改出一個有意義的破題。

雅言即常言,破題上半句即扣著“常”字,將原句中的字眼兒替換一下,就是聖人素常所說的言語……聖人之間有教化之功,就用“聖訓”,“聖訓之有常”。而下半題的“葉公”也要換一個字眼,就用他本身的身份,“楚大夫”。葉公是想知道孔子之事,在破題中不能引用題面以外的原句內容,上半題的“雅言”正好可以完美的填補上這個答案。

聖人雅言即《詩》《書》《禮》,程子注中言道“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應當對於“默而識”聖人之言,趙氏注中言當“類記之”,所以葉公對上半題的“雅言”應當是記憶,而不能用“得之”。

他正梳理思緒,就聽方提學說:“我也沒工夫看你當面做幾篇文章出來,你只做出破題、承題來即可。”

說話間,宋時已經將上下題面捋通,恭恭敬敬地向他借了紙筆,在紙上寫下:“明聖訓之有常,而楚大夫又可記矣。”

破題既出,承題就好辦了。左不過正破反承,承題中又可以引述題面原句內容,他就把破題中聖人常言《詩》《書》《禮》,楚大夫可以記之的意思翻過來,改寫“《詩》《書》《禮》這些雅言之外的聖人不言,楚大夫能記什麼呢”?

文雅一點,按程子注改一改,“夫雅言而曰皆,則詩書禮之外,聖人固不言也。彼葉公者,又何以書哉?”

這破題不算多麼精妙,卻勝在破得快而穩,思路十分老到。當年不像個幼童,如今這文章也不像個未及冠的少年,至少也是個寫了數十年文章的老儒了。

方提學沒想到他做截搭題都能這麼快,仿若不必思索、信手拈來一般,胸中陡然生出一片愛才之心、考校之興,順手又考了一句“不亦悅乎—有朋”。

上過中學的朋友都知道這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原題深印在腦海裡,都不必像剛才那句一樣先憶原文,略一回憶朱子注釋,便提筆寫下破題——“說以學而深,即可決其朋之有也”。

朱子注有“學者,將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用這句將“學”而後“說”深之意展開一下,就是“夫說生於時習,即生於學也。以學及人,而朋之有也,不可必乎?”

能以好學為樂,以學有所得為樂,自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從。

方提學聽得簡直有些驚豔——豈止破得工穩,從中透出的胸襟更是通脫大氣,不愧是能叫濟世兄一眼看中,當兒子般養在膝下的人。

他連考了幾道題,見宋時答得敏捷流利,難他不住,一時生出促狹心,提筆就在宋時的稿紙上畫了個圓,叫他做出破題。

破,給個圓也得破。

這個圓不是普通的圓……它也是聖賢書上的內容。每章之前都有一個圓,用以分章節的。也就是說,這可以從聖賢之道未闡發之前就先有了一個渾圓的……什麼下手。

宋時不由想起評劇《花為媒》裡一句“聖道不存,此乃天之慾喪我斯文也”,不過提學面前不是開玩笑的地方,他老老實實地低下頭,改成了“聖人未言之先,渾然一太極也”。

方提學看著他落下最後一個字,慢慢將那句破題唸了幾遍,感嘆道:“聖賢未言而天地渾然如太極,及其立言,則造化生焉,典章出焉,禮儀立焉,王政備焉,百姓教焉……破得有廊廟氣象。若你後面原題、起講、入題、八比、大結也能做得這麼好,這文章便不怕拿到方家眼前了。”

宋時這幾年都是和縣裡的舉人、生員來往,別人誇他的文章,他都怕對方是看在他這個縣令之子的身份上給他虛假評分。至於桓小師兄,那是自幼相識,還有恩師的光環加成,不好說他看自己文章的濾鏡有多深,也不足完全採信。

至於他父親宋縣令——他就是寫句“恭惟臺臺,璠姿雪鑒,皎操冰壺”的逢迎套話,宋大人都能誇成絕世文章,他的點評就更不用聽了。

難得禦史這樣公正可信的大家點評,宋時才對自己的水平恢複了幾分信心,試探著問道:“學生在家做過幾篇文章,算是心血之作,不知可否請老先生略加點評?”

方提學的頭微微往下一點,忽又收住,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何必看舊文。你當初在京考秀才,只差一道院試沒過,今日我又是來汀州府吊考童生的,你何不也下場一試,讓我看看你場中的真正水準?”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參考 《清代八股文》 鄧雲鄉著

“皆雅言也 葉公”【清代俞樾《曲園課孫草》】

“不亦悅乎 有朋”。【清 袁昶】

“聖人未言之先,渾然一太極也”。【李伯元 《莊諧從話》】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離婚後被陰濕高中生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