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些鏡頭拍好,張怕和鐘尼走上擂臺。
先拍第一次對打鏡頭,張怕被打暈下場。一個鏡頭一次過,用時一分十五秒,拍攝結束。在張怕的要求上,連救護人員也要在這一個鏡頭裡出現。為此又多用去一分多鐘的時間。
這個鏡頭沒什麼可說的,比較簡單,韓國和日本的倆攝像師每人選個最好的角度,互不幹涉進行拍攝。
張怕告訴過他們:“一個長鏡頭結束,誰拍的好用誰的素材。”
再有國內一攝像師,就是說主機位竟然有三個,讓別人的導演看,就是不靠譜。
這個鏡頭一次過,等拍攝結束,群眾演員沒反應過來,咋回事?咋昏倒了?看著體育場上方大螢幕,不對啊,好像是真被打暈了?為什麼導演不喊停?醫生都上場了、把人抬走了,怎麼還不喊停啊?
群演們有些紛亂,倒是符合現場觀眾的正常表現,被很多攝像機記錄下這一切。
又等上一會兒,張怕從通道進場,上擂臺說自己沒事,謝謝大家配合,說下一場準備。
這是拍戲?拍的這麼逼真?群演們看著張怕被打的臉,明明很重好不好?不痛麼?
工作人員也是這個擔心,等張怕走下擂臺,鐘尼趕忙問話,又有別人關心,張怕笑著說沒事,讓念遠負責下一條拍攝。
張怕要休息一下,有別的武打演員上場對戲。他們的打鬥簡單一些,按規定動作走,可以隨時停隨時糾正,用上多半個小時拍攝完一組鏡頭,再換張怕上場。
這次是拍最後一場比賽的前兩節鏡頭,按劇情走,反正是張怕的各種捱打。
在上場之前,張老師和鐘尼、翻譯、念遠、吳成遠好一通說,大意就是我拼著捱打了,你們得盡量好的撐完三節比賽。
大家都說沒問題,念遠重點詢問三位主要攝像師,當一切準備就緒,張老師上臺捱打。
第一節要容易些,張怕主要是各種逃跑,鐘尼追著打,來來去去混完一節比賽。鐘尼不愧是專業拳手,在刻意最求好看的前提下,表現的特別好。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場正式比賽能打出這種效果。
眼看第一節比賽結束,念遠和張怕都沒有喊卡,機器繼續拍攝,把休息時的戲份也補進去。三位攝像高手各顯其能,追著人物走,遠景近景努力做到最好。
沒多久第二節開始,這一節是最大考驗,兩個人開始正面接觸,張怕不再逃跑,要不停被打,還要被打出血……這些都是來真的。
別的不說,單這一份拼命勁頭,足以載入電影史。
因為倆人表現的太過逼真,很多群眾演員已經忘記自己的職責,好像真觀眾一樣在看比賽,也在為比賽大喊、激動。
拍戲拍到這種情況,絕對少見。
擂臺上,張怕表現的讓人揪心,那是真的在捱打,一拳一拳……
為了拍好這場戲,除去三個主要機位,還有三臺攝像機追著拍特寫,各種捱打特寫。
當念遠終於喊卡,觀眾們齊松一口氣,可算不用看這麼逼真的捱打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