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老師有教小課,學校不讓教,可每年考級、每年招生,只要你掛著音樂學院的名頭,就一定有學生家長找上門。
找上門就要求學,從最早的五十塊一堂課,忽地一下變成兩百元一堂課,當然還有更高標準,比如劉小美的舞蹈班。但是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說,一百五到兩百元一堂課變成標準,省城畢竟不是京城。
老師們多年來辛苦學習的東西,忽然與夢想無關,忽然變成求生工具,於是,每一次上課的課時費慢慢變成付給銀行的房貸或是日常花費。
跟普通人比,他們一年能賺很多錢,三、四年就能攢下一套房子,是生活優越者。可是沒有陡然而富啊,不是明星那樣刷地變紅,最主要地,遠離夢想!
夢想不能斤斤計較,夢想無關於物質享受,夢想必須高尚。
當夢想流於凡俗生活中,做夢的人因為會漸漸變得凡俗。
比如此時舞臺上的許多老師。
張怕靜靜坐著,靜靜看著,只是在音樂響起的一瞬間,他忽然站了起來。
音樂一響,整個人變不同。是舞臺上的許多人變不同。
舞臺上的許多老師,原本就是夾著包來回走的中年男人,原本就是去食堂打飯的年輕女人,原本就是開車上下班的都市白領……在音樂響起一瞬間,他們忽然變得不同!
音樂是有靈魂的,音樂的靈魂在他們手中的樂器上跳躍。靈魂是活的,跳動的音符讓演奏出這些靈魂的人也變得活了起來。
在這一刻,他們是虔誠的是認真的,甚至說是偉大的,全神貫注,看著樂譜,也是看著指揮,用心奏出動聽的樂章。
因為有了目標,普通的他們不再普通,每一個人都成為舞臺上的焦點,因為每一個人都是那樣優秀。
在這個時候,張怕終於理解劉小美為什麼想要幫忙完成這一臺演出。
對於劇院擁有者來說,對於大公司來說,做演出不過是花點錢而已。可對於這些從事教學事業的音,錯過了這一次,下次未必有機會。
平日裡平庸教學的平常老師,也想有站在大舞臺上做最輝煌表演的機會。
在節目單上,現在演奏的是開場曲。等樂曲停歇,張怕猛拍巴掌。
音樂是有靈魂的,好的音樂能觸動你的靈魂。
張怕被觸動了。
從這個節目開始,讓張怕對音樂、對音樂學院老師,又多了一些認識。
在變換節目的間隙,張怕跟劉小美說:“你們學校的老師真棒。”
劉小美說:“厲害的人有的是。”
張怕恩了一聲。他心中忽然有個想法,帶全班猴子來聽音樂會。不過馬上放棄掉,十八班猴子們有個共同點,屁股上長針,沒誰有耐心聽一場對他們來說很無聊的音樂會。
中午吃的是盒飯,因為彩排時間晚,午飯時間也晚了一點兒。張怕負責訂飯,又負責搬進來,等老師吃好,再負責收拾衛生。劉小美在一旁幫忙,說辛苦你了。
張怕說:“和你在一起還有辛苦的事情麼?”
午飯後稍做休息,繼續彩排。
下午時候,荀如玉又打遍電話問晚飯的事情,張怕還是說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