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兩天,決定學吉他,不為當歌手、不為當樂手,只當多學門手藝。
樂器店裡沒有客人,掛著電的木的吉他,還有貝斯、鼓等樂器。
裡面坐個三十來歲的青年,抱把琴瞎彈,看他進門,放下琴起身招呼道:“買什麼樂器?”
張怕說:“吉他。”
“這邊都是吉他。”青年打量他一下問道:“想買個什麼價位的?”
“一千。”張怕回道。
青年想了下,指著一把木色琴說道:“雲杉木的,單板,指板是玫瑰木,音色很好,你試一下。”說著把琴拿下來。
張怕沒有接琴:“你把一千價位的琴指出來,我自己試,可以麼?”
“可以。”青年大概點了幾把琴。
張怕這才接過第一把琴,青年遞過來個塑膠凳。張怕坐下,左手順著琴頸上下摸,再按和絃找感覺。
他不會彈琴,只會按幾個簡單和絃。
青年看了會兒說道:“彈的不錯。”
張怕笑道:“逗我呢?”起身換下一把琴,一把把找感覺,一個是左手按弦的感覺,一個是聽音色。折騰一圈之後,張怕問:“我可以不買麼?”
“當然可以。”青年笑道:“又不是黑店,要強買強賣。”
買琴很麻煩,如果不懂琴,最簡單的方法是買大牌子,能保證質量。張怕不懂琴,所以開始問牌子。
至於什麼什麼木頭做的,什麼牌子的弦,是不是單板……起碼是現階段的他不該考慮的事情。
如果條件允許,為什麼要買大牌子的琴?為什麼要買國外的琴?其實跟買奶粉同樣道理。不說做琴,以前做船,或者做衣櫃,做棺材,木頭都要陳上幾年,要經過陽光曝曬;可某些國産琴會略過一些工序……
問過一圈牌子,沒發現有他知道的,笑著說聲抱歉,說再考慮考慮,騎車回家。
那幾個不要臉的在雙打遊戲,看見張怕只問一句:“怎麼這麼久?”再就不理會,專心搶遊戲柄。
張怕拽過來娘炮:“問下陸一一,我要買琴,有沒有懂行的?”
“陸一一肯定不懂。”娘炮說:“音樂學院邊上好多樂器店,去看看唄。”
問了和沒問一樣。張怕坐到電腦前面幹活。
中午,幾個不要臉的讓張怕請客,說你召集我們開會,就該有提供夥食的覺悟。張怕懶得爭辯,帶他們去拉麵館。
可幾個不要臉的吃拉麵也能吃一百六十多塊。如果不是嚴格控制點菜及點酒流程,這個價錢最少會翻一倍。
下午繼續幹活,臨回家前,張怕先揍他們一頓出氣。幾個家夥深諳吃人家嘴短的道理,不還手,轉身逃跑。
下午三點前結束工作,坐著發會呆,抱兩箱子書去師大。
他最想去的地方是音樂學院,可是怕被那個熟悉的身影看到。
這是一種很沒勁的矛盾,明明很想見,明明很喜歡,可偏偏不能說喜歡,甚至也不敢見面。如果問原因,一個字,窮。
男人不能窮,窮就代表沒房子沒生活保障,不能給喜歡的女人最美麗的生活。也會代表著,即便兩人暫時呆在一起,未來也會發生許多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