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晨風還沒來,
晚風也可吹入懷,
……
你可以是悲傷或者埋怨,
但請不要放棄明天,
……”
“不知道點這首歌的小夥伴是不是正在低谷或是迷茫期,當然如果只是單純愛聽這首歌就更好了,無論如何,祝你日後順利!”
【門前大橋下有過一群鴨:主播喜歡直播嗎?】
對方或許是有心事,溫酒仔細思考後,認真答道:“時而喜歡時而不喜歡。”
“比如碰到不友好的pk,我就不喜歡;像今天和195他們的pk,就是喜歡的;遇到帶節奏的黑子就不喜歡;像現在這樣和大家相處就是喜歡的。”
“總體來說,還是喜歡的吧。”
【門前大橋下有過一群鴨:如果有天遇到了更喜歡的職業,但工資很低,你會怎麼選?】
“我現在就有更喜歡的職業。”
“我喜歡畫畫,目前來說,只靠畫畫可能都無法養活自己。”
“不過我也不是非得做出選擇吧,我可以兩者兼得,一起做。”
“但如果必須在直播和畫畫中選,哪怕畫畫可以解決溫飽,我也會選直播。”
溫酒是個偏理性的人,她一定會優先選擇讓自己更好的生活,再去追求理想。
她是孤兒出身,在被領養以前,孤兒院的哥哥姐姐,甚至阿姨、院長對他們的教導都是:步入社會後,先好好活著,再去談理想和熱愛。
因為他們沒有後盾,沒有退路,沒有那麼多失敗的餘地。
不過溫酒很幸運,六歲時被領養了。
六歲以前,“好好活著”的理念根深蒂固,六歲以後,怕被拋棄、怕養母不喜歡自己等等擔憂縈繞心頭,讓她更沒心思考慮自己喜歡什麼,而是一味的猜測媽媽喜歡自己做什麼。
但溫母是個很好的人,她只用了半年時間就給了溫酒安全感,那之後,溫酒的目標仍是成為媽媽喜歡的小孩,成為媽媽的驕傲,只是動機不再是惶恐,而是不知該如何報答溫母的滿腔的感激與愛意。
所以她優先選擇的仍是賺錢多的職業,也好賺錢給媽媽花。
但溫酒覺得,這位使用者內心一定是趨向於“熱愛”的,否則他不會這麼問。
溫酒並不打算以自己的角度去規勸他人,尤其還是這種關乎未來走向的人生大事,她只能以自身作例,給對方一個更開闊的思路:“我覺得,好多事其實都沒有那麼絕對。”
“我現在精力足夠,我就邊直播邊畫畫,也算是用一個工作去養活另一個工作。”
“等哪天我堅持不住了,我就只直播,等攢夠錢了,再去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