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她背地裡做的那些齷齪事,父皇定會與她一一清算,到那時,她不僅後位不保,只怕連性命也難保。”
“在皇后看來,與其被廢黜後位,受盡屈辱而死,倒不如……”
他頓了頓,聲音冷酷:“還不如挑著太子被廢的當口,自焚而亡,暗中做些安排,營造出坤寧宮意外失火的假象,以全自己的身後名。”
“這些年,父皇雖不喜太子,但好歹還維持著太子的體面。”
“如今在世人眼裡,太子只是因眼疾被廢,並無大過。”
“而皇后……素日裡也是賢名在外。”
“如今人死如燈滅,父皇又最是愛惜自己的名聲,自然不會將昔日皇后所做的那些醜事,一一擺到明面上來,行廢后之舉。”
“雖說后妃自裁乃是大罪,但眼下若是捅出皇后乃是自焚而亡,豈不是讓天下人紛紛議論,指責皇后是被父皇逼迫而死?”
“父皇愛惜名聲,必然會將真相捂得嚴嚴實實,也絕不會以此為由廢后。”
“即便朝中有人心知肚明,這坤寧宮的火起得蹊蹺,可父皇已將此事蓋棺定論,誰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深究此事?”
“史書之上,只會記載坤寧宮失火,皇后不幸罹難。”
宋昭月聽罷,不禁道:“依殿下所言,皇后對陛下的脾性,確有幾分瞭解,只是……似乎也未能全然看透。”
裴明緒眸光深沉,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的確。還有父皇心中的這口氣,豈會輕易嚥下?定然要尋機發洩出來的。”
“今日聖旨之中,已然斥責了鄭王長子,安王與成國公府,也是逃不掉的。”
他話鋒一轉,“只是,有一事頗為蹊蹺。”
“皇后身邊的心腹,王嬤嬤,在起火時,竟不在坤寧宮。待到火勢蔓延,她才匆匆趕回,卻在救火的混亂中,葬身火海。”
宋昭微微蹙眉,陷入了沉思。
裴明緒則繼續說道:“姨母正在追查,王嬤嬤不在坤寧宮的那段時間,究竟去了何處,又辦了何事。”
宋昭月猜測道:“皇后會不會……吩咐王嬤嬤將什麼東西,留給了鄭王,亦或是安王?”
“畢竟,皇后執掌後宮多年,定然暗自培養了不少自己的心腹人手。”
“如今她這一去,這些人手,總要安排妥當。”
“總不能……就此散了吧?否則對皇后而言,豈不是白費了多年心血。”
裴明緒讚賞地看了她一眼,笑道:“知我者,月兒也。我也是這般想的。”
“只是後宮之中,並無什麼人手。已經拜託姨母在暗中排查,皇后這些年在後宮的人手。”
“皇后在時,這些人或許不好查。如今皇后薨逝,這些人沒人暗中庇護,查起來便容易多了。”
......
雖說皇后驟然薨逝,可除了第一日外,景熙帝並未繼續停朝。
十一月初四這日,早朝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