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嫌老,少一分不熟,越是看似簡單的東西,就越是考驗廚師的基本功是否紮實。
至於那道三套鴨,則是把麻鴨、野鴨和鴿子三種食材放在一起。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做到去其骨而留其形,需要剔、敲、削等多種功夫都用到極致。
刀尖稍微偏一點,皮就破了,整道菜就宣告失敗。
這道菜光剔骨就需要一個半小時,需要廚師極高的專注力和耐心。
至於那道清水白菜,呵呵,可不真的是白開水,而是考驗極致的吊湯本事。
這道菜在很多廚師心中有著近乎於神聖的地位,屬於“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絕品。
吊湯過程十分不容易,成菜乍看如清水泡著幾棵白菜心,一星油花也不見。
但吃在嘴裡,清鮮淡雅,香味濃醇,不淡不薄,柔美化渣。
<101nove.國,能做好這道菜的人,也沒幾個人。
再來說文思豆腐,這已經不是做菜了,而是一種榮耀。
一個廚師刀工到達最高境界的榮耀!
豆腐絲細如毛發,在水中慢慢暈開,若墨滴落入水中絲絲縷縷暈散開來,仿若中國的山水畫般浪漫唯美。
再配上同樣細如牛毛的青椒絲和胡蘿蔔絲,就成了這道中國刀工巔峰的經典菜式。
四道菜同時做,任是誰心裡都不會輕松。
沈韻晞低頭認真的備菜,剔骨削筋,一點都不敢分神。
可是在一旁觀摩的王大勺,卻替她出了一腦門的汗。
看著她熟練的用著手裡的菜刀,遊刃有餘的樣子,在場所有人都肅然起敬。
沈韻晞每做完一道菜,都由王大勺畢恭畢敬,像端著價值連城的古董般,虔誠的送了上去。
他每回來一次,脊背就能更加挺直幾分,那神情,就好像那些菜都是他做的一樣。
最後一道燉土雞蛋羹,是沈韻晞親自送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