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後面的毛文龍快追不上了的時候!
因為此時剩下的都是還有著沒有受驚而亂的馬匹的韃子!
‘嗖!’
一支利箭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飛來。在這些韃子驚恐的目光中,這支箭正中他的額頭。
騎兵趕到了!
這就當真只剩下一場屠殺了!
......
天啟七年三月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不知不覺
春天已經來了,陽春無月花,知鳥也開始繁衍生息,各種鳥叫聲也開始徘徊在宮廷當中!
因為楊爍的計劃還沒開始,所以年歷還沒來的及改呢!
毛文龍的那場戰役,震驚了整個大明皇朝。
甚至還有人專門為毛文龍鑄就了一首詩!‘驅除韃虜複遼沈,盡除蟎蟲蕩羶腥。至今神州猶傳誦,當世之將毛文龍。’
而大明皇朝上下的酒樓此時也不停傳播著毛文龍的事跡,這自然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傳聞,如果僅僅是如此的話,也不會有這般偌大的聲名,且傳播速度如此之快,其中自然是楊爍的推波助瀾,因為此時楊爍剛剛登基,急需一場輝煌的勝利來打擊那些心懷不軌之人!
當然有好自然就有壞,例如盛京城剛剛登基不久也急需一場暢快淋漓的大勝來穩固自身的地位的皇太極,便有些氣急敗壞,甚至有小道訊息稱,在盛京,皇太極得知此事之後,氣的拍斷了桌子!
而且,在楊爍的一些暗地裡傳播的輿論中,當然也只有一點兒影響,或者說私下的煽風點火,
畢竟韃子那裡容不得漢人,所以也難以有巨大影響,所以也就只能小小的打擊一下,所以皇太極內部本就不穩的朝政開始暗流湧動;
當然也僅僅不過如此了,畢竟為了這麼一件事翻臉可不是那群王爺的智商,不過暗地裡會不會添堵就不知道了!
不過按照歷史上皇太極的評價,估計也就只能折騰幾個月罷了!
畢竟韃子這個皇帝韃子皇朝內部的第一個接受那群叛國賊文臣書生的皇帝,要不是他,這韃子想要竊取漢人江山也沒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