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感慨,“最近我在瞭解毛熊解體的經過,時間拉長之後,我覺得這一切都可以理解了。”
一聽這話,陳夫人頓時急了,“當初咱們離開的時候,很狼狽。好不容易熬過來,你要慎重。”
陳先生沉思片刻,“站在歷史發展上的進城來看,看站在整個民族層面上,你再仔細想想。”
“如果不那麼做,說不定早就像毛熊那樣解體了。經歷過民國時期的四分五裂,軍閥割據。別說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就連咱們這些有錢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陳夫人不理解,微微皺眉,“現在改革開放,很多都開始跟國外學習了!”
陳先生對情況瞭解更加深刻,尤其是從大兒子身上,他得到更多啟發,所以最近一年一直在深入研究。
“現在我又研究了咱們國家的情況,完全是在完成了工業化的基礎上,完全自主的。全世界有幾個獨立完成的工業化的?”
“即使在封鎖的前三十年,不僅發射了衛星,還有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等這些戰略武器。正因為有了這個,有完全的自住,才開始開放。”
“開放的行業,我研究了一遍,很多行業都不是一下就放開的,而是逐步放開的,而且也大多是一些並不決定國計民生的行業。”
“這些產業到了華國之後,可以快速提升華國製造能力。這十五年,華國的工業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足以證明這一步方向是對的。”
“另外,華國這邊義務教育,識字率高達90%。工業勞動人口水平除了西方國家,只有華國這邊做到了。華國工人吃苦耐勞,這非常有競爭力。”
陳先生經過仔細研究之後,他覺得有必要在一些非禁止的技術方面,加大在華國的投資。
這是個龐大的新興市場,不僅是生產國,將來也是消費國。
陳夫人挑了挑眉,“你這麼說,想增加在這裡的投資?”
陳先生點頭,“是的,德國那邊,我的很多朋友,都開始在考察華國。對這裡的投資政策非常感興趣。”
“前期這些產品可能是銷往歐美的,但等到華國百姓收入高了,這裡也會成為巨大的消費市場。”
“那些外國人都知道這裡是投資的好地方,沒道理咱們這些華國人要捨棄這麼好的機會,不加大投資!”
陳夫人沉默片刻,“你很有信心?”
陳先生點頭,“是的,很有信心。你想想咱們在西方,見識很多經營階層,他們有幾個有大局觀的?哪一個不是想著往自己兜里弄錢?”
“可是你看看咱們家的兩個孩子,文軒和小菁,你再看看小菁的姐姐韓小蕊,和葉峰二。多麼優秀的年輕人!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踐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不管是科技,還是經濟,還是其他方面,歸根結底,最後全部都落實在人的身上。你再想想華國的人口基數,尤其是像文軒這一代人,非常多,可以說數不勝數。這就是國家的未來。”
“一個國家有這麼多優秀的年輕人,在思想上基本上統一,這不就是國家的希望嗎?我想破腦袋,我都想不出來咱們國家還有什麼理由在未來不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