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點點頭,“你能這麼想就是最好的。
現在也沒有外人,談談你對太子的看法。”
司徒殿無奈地搖了搖頭,“臣不會談論這些事情的。
夫帝者,為善為惡,天下莫不知。
陛下也知道這番話的意義吧,對於我這種來說,還是要明哲保身為主要的。”
“你不覺得你的話會為難朕嗎?
難不成不覺得朕覺得你的話不對嗎?”
“陛下有什麼擔心的事情呢?《小雅·穀風之什·北山》中有這樣的一篇。
陟彼北山,言採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
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陛下沒有應該值得擔心的事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所以陛下儘管做自己的事情,何必在意別人的說法。
始皇帝說過這樣的話,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漢高祖也說過類似的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其實陛下所擔心的事情,無非就是太子之位是不是能夠穩妥。
臣所覺得,既然太子為人忠勇,讀書努力,像是太子這種人,是可以成為賢能之君的。”司徒殿平靜地說道。
“你倒是對太子的評價很高,其他人對太子的評價都很一般。
他們都說太子只是個守成之君,做不了大事情,最多就是個能夠不敗家的皇帝。
像你這種稱讚的說法,還是有點少的。”
“臣這裡有一句話送給陛下,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道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道得失。
這句話準確說不是送給陛下的,應該是送給太子的。
這句話我不適合告訴告訴太子,還是陛下比較合適。”司徒殿平靜地說道。
“果真是能夠坐到現在這個位子。
你這個文宗真不是白當的,看來也就只有你這種人,能夠成為現在的樣子。
就只送給太子一句話嗎?不多說些話?”
“我還是要早教授給太子的,難不成我今天就說完所有話。
以後給太子上課的時候,我難不成連話都不說了。”
“你這小子,還在朕身邊說這種話,就讓你給太子一句話罷了,真的是。
難不成文宗就這麼小氣啊。你可是文宗,一句話都能夠說明很多事情的。”
司徒殿點點頭,說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也就是這句話最適合囑託了,別的話送給陛下是最好的。
要是陛下想聽的話,我倒是可以說給陛下聽得。”
“那就說一說,一邊吃飯一邊說。
他們儒家講究的食不言寢不語的事情,朕倒不是很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