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沒事的,其實也有事情的,只是事出當有因,我這件事情沒有因,索性就不說了。”張千一覺得還是不要說了,教壞這些年輕人就不好了。
聽到張千一這麼說,這些人索性就不再說這些話了,萬一自己要是惹怒了張千一的話,恐怕是會落得和這個方元平一個下場。
張千一回到了驛館,今天雖然沒查出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可是明天是一定會查出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的。
因為他從司徒殿口中得知了一個訊息,這個訊息有些隱晦,但是他能夠知道,司徒殿是想讓他幫忙。
按理來說,這些事情他本來是不應該插手的,可是能夠遇到司徒殿這樣的知己和詩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這天底下寫詩的人何止數萬人,可是能夠看得上對方的詩句,真正奉為知己,並且彼此聊得來的人,這天底下並不多。
而且他這種年紀,能不能再遇到這樣的人,都是一件難事,有些人,就像是風中的雲朵,看到一眼,卻不一定能夠看到第二眼。
何況兩個人不再同一個地方,兩國的關係又不是很融洽,如果這次不談論太好的事情,那麼下次說不定沒有機會了。
人生難得一知己,如果錯過,說不定就會成為遺憾,尤其是人到暮年花色老,再不任性一次,恐怕是會慢慢老去,最後死在花枝上。
還不如趁著最後一場風雨,趁著最後一次花開,讓自己開心一些。
老人這輩子沒怎麼出遊過,這一次是他第一次離開吳國這麼遠,也會是他最後一次離開吳國這麼遠。
回到家中的司徒殿有些疲憊,今天倒不是太過於忙碌,但還是讓他有些身心俱疲。
他平日裡說話本就足夠小心翼翼的,這次和張千一說話,就更加是小心中加上小心,他都快把小心寫在臉上了。
但是張千一卻好似沒有任何察覺,他知道老人是把自己當做一個謹慎的晚輩,把自己的話都當做謹慎言語。
這樣說話倒是不會太費心思,可是也會是很難受,那些原本通俗易懂的文字,變換成為另外一種說法,實在是有些過於費力氣。
有些原本意思加在一起合適的句子,分開之後,再組合到一起就不一樣了。
這樣他也就明白了,原來看古文和學古文,和自己平日裡說古文,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也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吳國那邊的風俗還和大鄭有些不太一樣,大鄭的這邊說話更加貼近於通俗,就算是官場上,只要不是書面上的言論,都是比較隨意的。
尤其是那種口頭上的事情和皇帝的旨意,更是十分接近民間百姓的俗話。
至於吳國那邊的習慣,就有些不一樣了,吳國那邊的人,實在是有些過於講究文詞,和這樣的人說話,就更加費力氣些。
如果是大鄭的談話,司徒殿解釋每一句的時候,和他談話的人,是會用“不錯”、“很好”、“厲害”。
可是張千一說的話就不一樣了,張千一說的話是這樣的,張千一說道:“善哉,這一句甚妙,極為雅緻,頗有文風。”
這樣的話還有很多,甚至這幾首詩下來,沒有一個詞是重複的,就這些詞彙,司徒殿想到都很是困難,就不要說是完全引用和說出來不突兀。
就在司徒殿還在想明天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司徒正德到了他的房間,司徒霏代替司徒正德去了西北軍軍中。
司徒正德手中拿著一壺茶,是他平日裡都不捨得喝的茶葉,這些茶葉可都是從皇帝那裡要來的,或者是皇帝賞賜的。
除了皇帝暗地裡到這邊坐坐的時候,司徒正德拿出來的次數屈指可數。
這次他出來,是司徒殿前幾日和他說話的時候,無意中提及起在某處喝過的茶葉,是不錯的。
所以他也就把自己最好的茶葉拿出來,讓司徒殿嚐嚐,看看司徒殿覺得不錯的茶葉,和自己的茶葉相比,到底哪個不錯。
他還是知道自己這個孫子在哪些方面擅長的,這種文雅的事情,找他,問題不大。
司徒殿看著司徒正德親自端著一壺茶進來,有些疑惑,司徒正德如果讓人端一壺茶進來,他還能夠理解,可是他這樣做,就有些費解了。
只是看清楚那個茶壺之後,司徒殿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那個茶壺可是上好玉料做成的,價值數萬兩。
喜歡大鄭上柱國請大家收藏:()大鄭上柱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