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冶慢步來到她身邊,餘妍接過水道了聲謝。蕭瑟的冷風帶走溫度,兩人對著車流默默無言。
餘妍似是渴極了,一口接著一口地喝著水。擦完嘴角,她張嘴,狀似無意地問道:“江冶,你還喜歡我嗎?”
江冶的瞳孔緩緩轉向她。
她期望能在他臉上看到掙紮,或者惱羞成怒地顧左右而言其他,然而期望落空了。
男人擰著眉,安靜地思索了兩秒,回道:“沒有。”
“唔。”餘妍點點頭,欲蓋彌彰,“恭喜你啊弟弟,總算成熟了。”她笑容完美,就跟出席那種商業晚會一樣。
被送回酒店,餘妍下了車沒有直接轉身離開,而是敲了敲車窗。
她說:“謝謝你,江冶。”
這一回,是那種釋然的笑容。
江冶回家的路上還在不停回想那個笑。
其實他撒了個謊。
江冶知道,只要有“正當理由”,他就會不顧一切地接近她。
就算一次次的,自我催眠“只是在幫朋友的忙”,“關注關注事實新聞”。然而現實是,就算看不見,總會不自覺地關注她的訊息。
這種被拿捏的感覺,真的太糟糕了。
理查德看完ive house的現場影片對餘妍的狀態贊不絕口。
開拍前,餘妍之前在ive house演唱的現場片段在ig上小爆了一下,讓這部只有一個名演員的小成本電影受到不少關注。
不少小有名氣的演員毛遂自薦,只為和餘妍演對手戲。
《捕夢網》正式開拍。
另一頭,為音樂節的演出,江冶開始了忙碌的彩排。
週六,難得休息。
餘妍和同劇組的英國演員一齊出來喝下午茶。
雖然有時餘妍無法分辨他們是在奉承還是在陰陽怪氣,但劇組氛圍一直都挺融洽。可能是角色改變了心境,完全放開後的餘妍經常喜歡說些笑話。
茶桌上笑話遇冷,她就連忙藉著上廁所的功夫遁走,躲開這尷尬的氛圍。
茶餐廳的後門是條逼仄的小巷,搬運半成品食材的員工看到餘妍,臉上的驚訝一晃而過,為難道:“女士,非工作人員禁止通行。”
餘妍舉起手上的煙:“你們有吸煙室嗎?”
“沒有。”對方搖頭,想了想,妥協道:“好吧,你可以在這裡抽煙。”
“謝謝。”
餘妍找了個離垃圾箱稍遠的位置,靠牆,看著後廚的員工們一箱一箱往屋裡運貨。有兩個兼職的學生認出了她,打過招呼後又忙起手上的事。
輿論的走向也是變化莫測。
她以前極力地表現得像個三好學生,但形象上只要稍微有點瑕疵,就會被萬人指著鼻子罵。而今餘妍自暴自棄,放飛自我,社交媒體上的輿論反而對她格外憐憫了起來。
“壓力太大”、“精神奔潰”、“明星也是人”,她還沒說什麼,就已經有人替她開脫起來。
《捕夢網》的拍攝路透傳回國內,被造謠為精神失常,生活落魄到要在街頭翻垃圾吃。